来源:深圳前海微众银行 作者:闫雷健
一、项目背景及目标
随着我行业务快速发展,产品对支付系统的贷记和借记能力需求不断增加,对支付的安全性、稳定性、成功率和效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支付系统的日常运维难度逐渐加大,人工介入效率低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基于此,急需依托清算组织提供的支付系统,搭建银行智能支付服务平台,实现支付服务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二、项目/策略方案
微众银行智能支付服务平台由支付系统智能监测和管控、支付系统风险兜底两大功能模块组成,分别以效率和风险为核心,在提高支付系统运行效率,简化支付系统运营管理的同时,夯实支付系统风险防范。
(一)支付系统智能监测和管控模块的主要功能:
1、实时异常监控及自动处理:对支付系统进行实时异常监控,当异常交易达到预设阈值后,系统自动进行异常处置并告警。
2、自动探测:支付系统因突发异常临时关停后,系统自动探测,并根据探测成功的结果自动启用支付系统服务。
3、定时维护:按照清算组织下发的支付系统维护通知或行内系统维护需求,提前对支付系统的服务时间进行定时维护。
4、流量监测及管控:对支付系统的并发量、累计交易量进行实时监控,在并发量或累计交易量达到预设阈值后,系统进行自动处理并告警。
5、清算头寸监测及管控:对支付系统的清算头寸进行实时监控,在清算头寸余额达到预设阈值后,系统进行自动处置并告警。
(二)支付系统风险兜底模块的主要功能:
1、交易控制:支持按产品、使用场景对支付系统的交易限额、交易时间段进行管控。
2、判重控制:支付系统判重控制支持对收付款方信息、业务流水号、唯一标识等进行交易判重防范。
3、对账规则:建立支付系统统一对账原则,统一与合作方、行内系统间的对账规则。
4、应急机制:制定重付、重收应急处理流程,提高支付系统异常造成的资金风险处置效率。
5、自动安全验证:对支付系统进行自动化安全验证,实现对支付系统的定期“体检”。
三、创新点
(一)实时异常监控及自动处置
平台按照支付业务的失败原因自动识别异常交易,对支付系统进行实时异常监控,按照支付系统、交易对手(银行)、产品等维度监测并计算出异常失败率。当异常失败率达到阈值,平台自动对支付系统服务进行处置:
(1)关停该支付系统服务,支付交易切换至备用渠道。
(2)通知上游产品系统,对产品前端服务进行维护、公告。
(3)以微信、邮件、电话的形式向支付系统运营人员发出告警信息,由运营人员介入进行异常交易排查及处理。
(二)自动探测
支付系统被临时关停服务后,平台按照系统预设的探测规则,自动开启自动探测功能,定时模拟支付业务检测支付系统恢复情况。当探测结果达到系统恢复标准,平台自动开启该支付系统服务,继续受理支付业务。
(三)定时维护
平台提供支付系统定时维护功能,支持按照支付系统、产品、交易对手(银行)等维度设置定时维护,支付系统自动按照预设时间关停及开启服务。
(四)流量监测及管控
平台对支付系统交易的并发量进行实时监控,当并发量达到阈值时,平台自动开启交易缓冲功能,对批量业务进行排队处理,防止并发过高造成交易超时。
(五)清算头寸监测及管控
平台实时监控支付系统的可用头寸,当可用头寸达到预警阈值,平台以微信、邮件、电话的形式向支付系统运营人员和资金管理部门发出告警信息,提示及时补充头寸或者对产品交易进行限流处理;当可用头寸达到关停阈值,平台自动关停该支付系统服务,待可用头寸恢复后自动开启服务。
(六)交易场景判重
平台突破了仅仅依靠支付交易流水号作为唯一索引进行系统判重的常规规则,实现按照产品形态定义判重规则、根据产品交易要素的特征定义判重条件。如,贷款发放场景中,在进行支付业务判重时,可将产品上送的贷款借据号作为判重附加条件,大大提高交易判重的精度,拦截因系统异常造成的重复交易。
(七)准实时对账
支付系统的对账频率通常为一天一场,平台从加强支付系统风险防范角度,缩短对账周期,依托本行的大数据技术,实现支付系统与其上下游系统之间的准实时对账,确保异常交易的及时处理。
四、项目过程管理
(一)项目规划及立项阶段
平台于2018年底开始规划,通过梳理产品需求、支付痛点、支付系统运营管理现状,确定了平台实施方案。
(二)项目实施阶段
2019年,按照项目计划,分阶段实施,于2019年11月完成平台一期功能投产。
(三)项目投产运行及优化阶段
运营平台投产以来,系统运行稳定,优化版本不断迭代。
(四)项目后续规划
2020年,平台根据运行以来的经验以及各支付系统的特点,进一步丰富监控指标及指标的联动性,推进平台二期的功能优化及实现。
五、运营情况
平台投产以来,陆续接入人民银行大额支付系统、小额支付系统、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银联、网联、城银支付清算系统、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等,运行稳定,日均处理业务笔数超亿笔。
六、项目成效
(一)提高了支付系统运维的敏感性
平台具备多维度、高敏感度的监测能力,使得行内支付系统运营人员能快速获悉支付系统异常情况。在过往的支付系统运营工作中,本行曾多次在支付清算系统发生故障时,及时捕获异常信息,并反馈至清算组织,使得支付系统故障能及时得到解决,大大降低了支付业务影响范围。基于此,有清算组织特意下发《感谢信》,以感谢我行在系统异常监控、上报方面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并对我行的支付系统运营管理能力给予肯定。
(二)简化了运营操作、提高了运营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
平台通过将本行科技优势和业务管理经验相结合,采用统一管理的模式,最大程度地实现了系统自动化,实现了支付交易的简操作、高效率、低成本。
(三)降低了支付系统风险
平台从事中、事后环节对支付系统进行全方位的风险防控,特别是准实时对账机制,大大缩短了产品与支付系统的对账频率,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系统问题,为支付系统受理小额、高频的支付业务提供了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
(四)提高了客户支付体验
平台通过降低支付系统异常失败率,提高了客户的支付成功率。平台按照错误码对支付系统失败交易进行分析,剖析失败原因,从发起行角度提出解决方案,推动产品前端展示优化,从而达到提高客户体验的目的。
七、经验总结
支付服务平台建设应从行内实际出发,探索符合自身业务特点的运营管理方式。微众银行作为首家互联网银行,支付业务呈现线上、小额、高频的特点。因此,在进行支付服务平台建设时,微众银行始终围绕本行支付业务特点,在支付系统运行监测和风险防范方面狠下工夫,不断丰富支付系统监控指标,不断完善支付系统资金风险防控手段,提高风险识别精准度和灵敏度,健全风险应急处理机制,确保支付业务的连续性以及银行和客户资金的安全性。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