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无人机逼停航班事件屡屡发生。2017年4月21日下午,成都双流机场,两架无人机黑飞,导致58个航班备降,4个航班返航,超过10000名旅客滞留在机场。同年8月,无人机入侵长沙黄花机场,13个航班延误或备降。

同样在2017年,杭州也发生了无人机黑飞事件。当年1月15日,萧山23岁的袁某,驾驶无人机在萧山新街镇距离机场8.5公里处升空450米,拍摄多架民航客机起降画面,对航班飞行安全带来极大影响。

无人机到底如何管理,一时间议论纷纷。很多人呼吁制定相关法规,严管无人机飞行。2017年11月,浙江制定了《浙江省小型无人驾驶航空器安全管理条例(草案)》。

在昨天上午举行的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这部地方法规提请大会审议,拟审议通过,计划从今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名称修改为《浙江省无人驾驶航空器公共安全管理规定(草案)》(下称《管理规定》)。

什么是无人驾驶航空器?

《管理规定》作出明确规定,是指没有机载驾驶员操纵,自备飞行控制系统的无人机、飞艇、航空模型等。执行军事、海关、警察飞行任务的无人驾驶航空器除外。

实行实名制登记管理制度

无人机说到底是商品,买回去做什么用,谁也不知道。严管无人机飞行,最好的管理办法是知道谁在飞,因此《管理规定》第七条规定,无人驾驶航空器,要实行实名制登记管理制度。

在购买时,就必须出示个人身份证明或单位证明,说明用途。销售者要如实记录购买者身份信息、联系方式及产品型号、序号,信息存档不少于三年。

无人机买回去后,要按规定向航空主管部门进行实名登记( “无人机实名登记系统”:http://uas.caac.gov.cn)。如果无人机转让或者毁坏掉了,需要登录系统申请变更或者注销。

哪些地方禁飞无人航空器?

对于普通人来说,无人机最大的功能是提供航拍,很多摄影爱好者争相购买,希望从天空俯拍出“大片”,于是忘记了飞行高度和飞行范围。

2017版《管理条例》明确了7类禁飞区域,包括机场净空区和军事设施保护区、核电站及核设施、大型活动性群众现场、大型和特大型火车站、一级汽车客运站、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区域。

此次审议的2019版《管理规定》没有对禁飞范围作出明确规定,只说“国家和省规定的关系国计民生、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的重要单位、设施、场所,禁止无人驾驶航空器在其上空飞行。具体范围将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确定后,向社会公布”。

同时规定,在重大活动筹备、举行期间以及延后期限内,可以设定无人驾驶航空器禁飞时间和禁飞区。

杭州哪些地方可以飞无人驾驶航空器?

先说禁飞区,按照目前规定,杭州禁飞区主要有两块,也很好记,看起来特别像两块“水果糖”。一块是萧山机场净空区。

以机场跑道中心线为基准,两侧各10公里,跑道两端各20公里组成的区域(东至萧山十六工段,西至湘湖风景区,北至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林街及钱江新城核心区与江东新城中心区,南至萧山区衙前镇如松村),主要涵盖杭州市以下区域: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江区域和萧山区以下区域:城厢街道、北干街道、蜀山街道、新塘街道、靖江街道、南阳街道、河庄街道、义蓬街道、新湾街道、临江街道;瓜沥镇、衙前镇、坎山镇、党山镇、党湾镇、新街镇、宁围镇、及萧山区钱江农场、萧山区红垦农场、萧山区第二农垦场。

一块是笕桥机场净空区,包括下城、拱墅、江干绝大部分区域。

如果记不住,也没关系,打开无人机,会自动显示当地禁飞区域。因为现在无人机基本都安装了电子围栏,防止“黑飞”。

除去这两块地方,无人驾驶航空器基本可以自由飞翔,比如西湖周边,主城区的滨江区、西湖区等大部分区域。

若确需在禁飞区飞行,则需报请飞行管理部门批准,并报公安机关备案。

单位违规飞行最高罚款10万元

个人违规飞行最高罚款5000元

如果违反飞行规定,可能危及公共安全的,公安机关可以采取拦截、迫降、捕获等方式对无人驾驶航空器予以扣押。

在禁飞时间、禁飞区域内飞行,或者擅自改变、破坏电子围栏的,对单位处最高10万元罚款,对个人处最高5000元罚款。

向没有出示身份证明或者单位证明的购买者销售无人驾驶航空器的,或者未按规定记录、保存相关信息,如果是单位,最高罚款5万元,如果是个人,最高罚款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