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干部创业成功者很多,在这里我提两个全国闻名的企业家,一个是华为的任正非总裁。一个是万达的王健林董事长。

华为任正非:1944年任正非出生于贵州安顺地区镇宁县一个贫困山区的小村庄,靠近黄果树瀑布。任正非的父亲是乡村中学教师,家中还有兄妹6人,中、小学就读于贵州边远山区的少数民族县城。1974年应征入伍成为一名基建工程兵,历任技术员、工程师、副所长(技术副团级)。1983年随国家整建制撤销基建工程兵,任正非复员转业至深圳南海石油后勤服务基地。1987年,任正非集资21000元人民币创立华为公司,此时,任正非已经43岁。 截至2016年底,华为有17万多名员工,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7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2016年8月,全国工商联发布“2016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华为以3950.09亿元的年营业收入成为500强榜首。

任正非总裁与他的华为集团

万达王健林:1954年10月24日,王健林出生于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元坝镇。1970年,王健林回到了苍溪老家然后参军。1971年,王健林成为了一名吉林省集安县鸭绿江边军营里的侦察兵,1986年,王健林选择了转业,担任大连市西岗区人民政府任办公室主任。1989年,王健林来到西岗区住宅开发公司担任总经理。1992年,大连西岗区住宅开发公司改制成立大连万达房地产集团公司。2015年10月15日,胡润研究院发布《胡润百富榜》,王健林及其家族以2200亿财富超过马云,第二次成为中国首富。

王健林董事长与他的万达集团

从军转干部创业成功者任正非和王健林身上,自主择业的战友可以学到什么?

一、要敢于创业。

有不少记者采访王健林,你创业成功的经验是什么?王健林董事长笑着说:清华北大,不如胆大。王健林指出了一个创业的首要条件,就是胆子大。王健林是老红军的后代,转业就分配到大连市西岗区人民政府任办公室主任,可谓前途一片光明。但王健林舍弃官场仕途,选择了创业这条路。在开发房地产过程中,也是屡遇挫折,最终成就了万达集团的辉煌。任正非的创业,则有偶然性。转业后,任正非分配到深圳南海石油后勤服务基地,因为不适应商品经济,被骗而被基地开除,不得不进行创业。当然,任正非也可以选择就业,毕竟43岁了,而且家庭负担重,但他毅然选择了创业,说明任正非也是胆子大。

对于自主择业的战友来说,我们的阅历和任正非类似的多,都是四十多岁,都没有宽裕的创业基金和扶持,都面临着就业和创业的选择。所以,华为任正非总裁的经历最值得我们军转创业者学习。

二、要乐于创业。

华为任正非总裁说:历史呼唤英雄,当代中国更迫切地呼唤英雄的群体,华为青年应该成为这样的英雄。谁能说今天的土博士(前),不会是明日的世界英才。我国只有在教育、文化、科技方面领先,才能走出让人欺辱的低谷。有志的中华儿女,应该献身于祖国的事业。正是因为任正非总裁有这样的创业英雄情结,才使他不断带领华为集团走向一个一个辉煌。

我们军人都知道,做任何事情成功不成功,与决心大不大直接相关。比如上甘岭战役,如果不是我们决心大,在牺牲巨大,敌人猛烈进攻的情况下,我们都不放弃,才打了胜仗。禅悟说得好:舍得舍得,不舍不得,少舍少得,多大的舍就有多大的得。决心大的人,就能够在困难和各种诱惑面前,坚持既定的发展方向走下去。决心小的人,在碰到困难或者诱惑面前,就会轻易放弃。

愚公移山,不是愚公多么能力强,而是愚公决心大,自己这代移山不成功,还可以交给下一代,总有一代可以把山移走,达到目标。创业也一样,一定要有大的决心,把创业当做个人事业、家族事业、社会事业来做,要有英雄情结,要有社会责任感,要有经世济民的宏愿,要有做民族企业的愿景,才能真正做出创业成就来,否则很难成功。

王健林和任正非在创业过程中,都遭遇到挫折和失败,但都坚持不懈,因为他们有他们的理想和追求,他们想通过和平时期的创业报国、创业强国、创业爱国,才最终成就了他们的成功。据说王健林开发首个万达商城的时候,因为设计不合理,导致商户都赔了钱,纷纷要求退商铺,使项目亏损巨大,差点企业破产。任正非创业过程中,面临核心层的背叛,把人才都拉走了,差点破产,但最后克服困难,最终成就了华为的辉煌。

创业路上风险很多、挫折很多,不可能一夜就成功,所以只要走上了创业这条路,就没有回头路,就要一直走下去,才能获得最终的成功。很多人对创业有误解,一是认为创业就是暴富,不暴富就是创业不成功。所以,求富心切,就容易误入歧途。二是认为创业就是发财,不发财就不是创业。创业是一项事业,发财只是创业成功的一种标志,而非主要目标。创业是实现人生最大价值的一种方式,这才是我们创业的主要追求。

三、要善于创业。

创业如打仗,创业初期可能小打小闹,但最终要联合作战。打仗用兵有四个步骤:知计谋动。知,就是搜集和研究情报。要把我情、敌情、市场、客户搞清楚,这样才能知己知彼,心中有数。计:计算市场容量和发展空间、计算敌我双方的优劣、计算行业的成本和回报利润大小、计算风险关键所在。只有计算好,才能定谋、定策。谋,就是制定方案,根据知和计,来定谋。动,就是行动,按照制定的方案来落实。这样使创业的整个过程有组织有计划有准备,而不是随意性,误打误撞。

自主择业战友善于创业还需要克服三种错误思想:一是贪大求全思想。开始就想做大事业,所谓大事业,就是要投资大,人员多。投资大、人员多固然好,但成本也高、风险大。自主择业的战友都经不起失败,开始路子一定要走稳。即使是失败,也是小败,这样转型调整也快,能够积小胜为大胜,积小败为经验。

二是急功近利思想。创业一两年,就想取得大的成功,获得大的利润报酬。这样都是不现实的,当今市场各方面都比较饱和,而且全国统一市场基本形成,加上互联网信息传播,所以市场投资回报率决定了利润率是正常的,这就很难像过去一样暴富。创业过程中,重在避实击虚,寻找细分化的市场介入,逐步打开市场。所以创业过程重在循序渐进,不要贪大求全。

三是刻舟求剑思想。市场在变,客户的体验在变,一个好的企业一定要不断创新,核心不变的就是诚信经营、质量可靠、服务周到的企业价值观。自主择业战友在创业过程中,不能刻舟求剑、故步自封,而要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这好比用兵打仗,需要不断因敌制胜、创新战法,才能打胜仗。王健林董事长的万达集团,开始是做旧城改造,后来搞商品房开发,后来搞商住一体化的区域开发,形成了吃喝玩乐购一体化的万达模式。任正非总裁的华为集团,开始是代销香港的一种HAX交换机,靠打价格差获利。后来开始自主研发,并不断追赶电信行业的最前沿技术,才形成了如今的华为帝国。所以,从王健林和任正非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他们一直在发展过程中摸索创新,最终形成了自己的商业模式,并不断创新技术,提高核心竞争力。

以上是个人的一家之见,不当的地方,还请战友们批评指正。

龙凯锋:网络知名军事评论员、海军中校自主择业军官,瞰天下民间战略智库创始人,自媒体作家。历任中华论坛、网上谈兵、新浪国际观察、搜狐军情观察、中国网和平论坛、环球网纵论天下等版主,《》、凤凰客户端、搜狐客户端、一点资讯专栏作家,多家博客名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