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下角“关注”我噢~

作者|川妈

1

看过几期真人秀《妈妈是超人》后,我觉得马舒雅已经刷破了我的认知!

她4岁的女儿米雅在幼儿园的第一天结束后,老师告诉马雅舒夫妇:米雅需要学习独立。因为,4岁的小女孩自己不能吃饭,得靠老师喂;而且不会自己上厕所,尿到马桶外面,裤子都湿了。

马舒雅的第一反应是“孩子当时肯定太无助了!”老公则很理智地问老师,是不是这个年龄段都必须具备这样的独立能力呢?得到肯定回答后,他反复跟马舒雅商量回家要好好“锻炼”一下孩子。

然而,马舒雅和老公的教育理念相悖,她觉得孩子总是会学会!结果,对女儿的教育没有任何成果,自己却陷入了两件事中:第一、我心疼女儿,老公心不心疼 ?第二、老公为什么要怪我?

气得他老公直接离家出走了!看着米雅被马舒雅的“教育”时的状态,说是小马雅舒真的不为过:任性、爱撒娇、情绪化、特别执念于自己的逻辑,根本听不进大人的话。

而马舒雅还陷入我要给女儿足够的爱中。

真是够了!为了让孩子“安全”,一个家里,连家具都没有,客厅只铺着一张地毯,“家徒四壁”的事都能干出来,马舒雅你已经够“爱”你的孩子了!

客厅没有任何家具,只能在地毯上吃饭......

只是无原则的爱成这样,小朋友的独立能力都出现问题了,你还在爱爱爱,我怎么老深深地觉得媒体说的一脸“公主病”至深的女儿,病不是孩子,而是妈妈呢。

2

前几天,我去参加孩子幼儿园的开放日活动。

刚在教室后排坐下,旁边一个妈妈就瞪着眼睛跟我说:“孩子平时就坐这么硬的木头椅子吗?!”给我问愣住了。上课时,这个妈妈一直在我旁边持续地嘀咕和抱怨,木头这么硬,会不会硌屁股?孩子会不会太难受?........

我忍不住,问了一下她的孩子是谁?顺着她的手指的方向,我看到那个坐在前排正手舞足蹈的小姑娘,整个屁股不停地跟着节拍扭动着,这个椅子对她来说就是一个“舞池”呀!孩子的“不舒服”在哪里!

3

上周,一个朋友约我出来吃饭,疯狂吐槽她家的奇葩亲戚。她亲戚来自比较落后的地区,家里条件很差,来一趟北京挺不容易的,朋友决定好好招待。买了差不多够一星期吃的水果回家。

结果,这亲戚和她5岁的女儿,一个上午把所有的水果都给“糟蹋”了!一箱荔枝,剥开遇到果肉不圆的直接扔掉;大芒果,对半剖开,尝一口不对味,直接扔掉,过会再开一个,再扔;榴莲从来没吃过,吃不惯,咬了一口扔掉........

给朋友和姥姥给心疼坏了!

朋友8岁的儿子问:“表姨,为什么你们都给扔了呀!”亲戚带着一脸似笑非笑地说:“小哥哥是不是很少吃水果呀?小妹妹总在家吃,不好吃的,可不敢给她吃!”

我去,荔枝不圆、肉不够白就是坏的!估计“一骑红尘妃子笑”的杨贵妃,当年都没有这么挑吧!

当妈的这样作,女儿能不得“公主病”吗?!那都是妈妈们一口一口喂出来的呀

4

这可不是什么“富养女儿”,跟“病养女儿”没啥区别。

我没有跟你开玩笑!

《南方周末》在《中国女人为何多得公主病》一文中指出过:医学和心理学上把公主病当做一种精神性和心理性疾病,学名是“彼得潘症候群”。

童话中出现的彼得潘,离开了大人们居住的世界,永远像少年一样的活着。因此,人们就把这种即使年纪已经很大了,但行动与个性却都还表现得像小孩子的人称为 彼得潘症候群患者。

《人民日报》也曾发文,这样评价公主病:“公主病”一词最早源于韩剧。挑剔、娇惯、蛮横、奢侈、过度爱美等均为“病状”。

某精神心理科医生对“公主病”的定义:1、公主病,指一些自信心过盛,要求获得公主般的待遇的女性,类似的名称有港女。2、公主病者多数是未婚年轻女性,自少受家人呵护、伺候,心态依赖成病态,公主行为受娇纵,有问题常归外因,缺乏责任感。公主病,实际上是彼得潘症候群(不愿长大的大男孩)的女版。3、她们是自信心过盛,在任何场合都要求获得公主般的待遇的女性,她们的特质有显著的自恋倾向,心理年龄小,对自我评价失衡,过高的膨胀自我角色,或超过现实的放大自己的优势,以自我为中心,意志力和耐受力弱,遇到问题经常归外因,遇到困难往往选择逃避抱怨,做错了事希望别人为自己买单,由于动手能力差,眼高手低缺乏责任感,感受他人情绪及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弱,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环境适应,工作,婚姻问题多多。

5

现在闺女还小,可以在妈妈的臂弯中慢慢长大,你可以给她选择软一些的坐垫、果肉白一些的荔枝,这没有问题。

但,起码妈妈应该让她知道,硬的凳子坐不坏屁股,不圆的荔枝也是可以吃的水果。

因为,她总有一天会长大的!

你没有办法做到每次女儿出门,你都拖着厚厚的行李箱,带着各种“公主”的行头跟在身后。

你没有办法做到女儿去面试,你提前去面试公司准备一张又软又香的座椅给她。你甚至连请面试官给她一个微笑都没法做到。

你也没有办法做到女儿去跟同事吃饭,你提前去挑选一批又圆又白的荔枝给她。你甚至连让同事们跟她一桌吃饭都没法做到。

你更没有办法做到女儿到的任何一个地方都铺满玫瑰花瓣,人人唱着爱的赞歌。

所以,你有没有想到,孩子在这个给她的这个粉色的、爱的世界待久了,她的成长会不会比其他人来得更“撕裂”一些,她眼中的世界会不会比其他人更“残暴而血腥”一些!

我们总希望孩子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

可是这个温柔,我一直觉得也是有来而有往的:你谦卑有礼、懂得感恩,所以,这个世界愿意用稍微温和一些的态度来回答你。

而不是因为你长得可爱、会唱歌、会跳舞、会撒娇,每个人看到都必须心生爱意,用心去爱护你。路人当然不能去无故去伤害你,但可以选择去漠视你。

试问,一个”公主“怎么可能受得了别人的轻视呢!

这个痛苦,普通的孩子很正常就过去了,可是对“公主”来说就是一根刺,会深深地扎在心底。

6

说实话,你我都是普通女孩长大的,谁没有做过公主梦。

我们做了妈妈,别太把自己当年的公主梦一股脑地“扎”在自己女儿的身上:她真的不能一个人去拿书;她真的只是太想妈妈了;她真的是脱不掉鞋子........

我相信这是真的,但她也真的不是公主,她还是得自己一一学会呀!

人人眼中的公主——奥黛丽赫本,年幼时,遇二战,纳粹扫荡,家族消亡,不得用郁金花球茎充饥,健康受损;再大点,给荷兰地下党送过情报,颠沛流离的童年并没有影响长大后的她出演《罗马假日》时,将一个优雅、充满温度的安妮公主演活了。

公主梦和公主病,大概就像一张渐变色卡,随着年龄增长和程度加重,原本美好的粉玫瑰,也终将变色。

与其这样,不如,妈妈们学着如何让咱家那个可爱的小女孩,渐渐长成那个就算生在市井,也能自带优雅公主气质的人!绽放着人见人爱,温柔自信的光芒,多好!

心有公主的妈妈

应该教会孩子:

就算懂得人间烟火、人情冷暖

更需独自坚强生活时

依然,心存优雅自在,面带绚丽微笑

推荐阅读:

仅仅两年,从弃婴到公主,她用一张笑脸揭示了养育的真相

mom看世界:践行自然教育,追求自然养育,崇尚自然生活,期待更多的姐妹与我携手同行。对啦,目前我在“搜索号、公众号”两个平台发布文章,名字均为【mom看世界】,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