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就是伟大的人民海军建军73周年的日子,这几天央视也对海军的现代化建设进行了密集报道。其中4月21日,央视对海军第二艘075两栖攻击舰和三艘055驱逐舰的公开报道成为献给海军节颇具分量的礼物。
我国两栖登陆能力
第二艘075型两栖攻击舰被命名为“广西”舰,舷号“32”。虽然该舰早在去年年底便刷号并交付海军,但是官方公开报道并披露该舰舰名还是第一次。根据央视的报道,“广西舰正在某海域持续开展航行组织、战救卫生、损害管制等基础性训练”。这显示该舰目前正在快速形成战斗力之中。这是继“海南”舰之后的第二艘公开报道的075型两栖攻击舰。报道中还披露了“广西”舰的舰长叫许策,两年前他还是052D驱逐舰“南京”舰的舰长,这意味着我国海军舰长的培养采用了多岗位复合的模式,这样培养出来的都是真正的复合全能型高端人才。
广西舰
此外,第三艘075两栖攻击舰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海试中,预计最快将在今年年底前服役。
海试中的三号舰
目前我国海军已经装备了2艘4万吨级的075两栖攻击舰,8艘两万吨级的071船坞登陆舰,30艘四千~五千吨级的072系列大型坦克登陆舰(072Ⅱ型4艘、072Ⅲ型11艘、072A型9艘、072B型6艘),10艘两千吨级的073A型中型坦克登陆舰,20艘八百吨级的074/074A型登陆艇和5艘八百吨级的271ⅢA型中型登陆艇。主要登陆舰艇数量达到了71艘,虽然数量上较海军早期上百艘的规模有了退步,但以075和071为核心的现代化两栖舰艇舰队,不仅吨位增长了数倍(达到了44万吨),质量上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更重要的是,两栖登陆作战的方式也从早期的平面登陆发展到了海空立体登陆和超地平线登陆。遂行大规模两栖作战和多样化任务的能力有了翻天覆地的飞跃,两栖作战力量高居全球第二。此外,在已经开始的第二批次造舰计划里,075两栖攻击舰又追加了5艘,等这5艘追加的075两栖攻击舰全部服役后,我国海军的两栖作战能力将能够做到与美国分庭抗礼。
打造世界最强的水面作战能力
此外,刚刚入列不久的055驱逐舰“鞍山”舰(舷号103)和“无锡”舰(舷号104)也首次在央视的报道中公开亮相, 其中“鞍山”舰更是自刷号后便一直神龙见首不见尾,显得非常低调。
神秘的鞍山舰
而“鞍山”舰和“无锡”舰这也是继“南昌”舰(舷号101)、“拉萨”舰(舷号102)和“大连”舰(舷号105)之后,官方公开的第四艘和第五艘055型驱逐舰。再加上网上已经曝光但官方尚未公开的“延安”舰(舷号106),首批次8艘055驱逐舰已经交付了7艘。
值得一提的是,舷号“101~104”是我国最早启用的四个舷号之一,属于上世纪50年代我国从苏联引进的4艘07型驱逐舰 ,这四艘驱逐舰是当时我国海军最强的水面作战舰艇,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四大金刚”。这次“101~104”这四个曾经代表中国海军最强战力的舷号在第一代“四大金刚”退役近30年后再次启用,并且依然是中国海军战力最强的驱逐舰,再现了我国海军初期四大金刚的辉煌。
新一代的四大金刚
而055驱逐舰的大批量服役,也表明我国在解决了限制舰艇吨位增加的动力系统短板,以及改变了建军思路之后,海军水面作战舰艇开始全面走向大型化。
目前全世界范围内拥有万吨级驱逐舰(巡洋舰)的只有5个国家。其中美国装备了3艘万吨级的“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作为目前全世界外形最科幻,性能最废材的万吨级驱逐舰,其满载排水量高达14564吨,更是在研制之初便定下了诸如“超大尺寸垂发系统,双波段雷达、整合式电力推进和采用综合射频技术的高度集成化舰岛”等多项划时代的新技术。
不过“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最终中途拉胯,不仅双波段雷达没了,综合射频技术的高度集成化舰岛也只是半成品,实际作战能力甚至还不如伯克ⅡA驱逐舰。最终3艘“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被美国海军从作战序列剔除,并将其作为美国海军未来高超音速武器的载舰。
俄罗斯海军则装备了4艘万吨级巡洋舰(两艘“基洛夫”级和两艘“光荣”级)。其中两艘满载排水量超过2.5万吨的“基洛夫”级巡洋舰更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除航母外吨位最大的水面作战舰艇。但是其最大的问题就是性能过于落后,不仅没有固定式的相控阵雷达,也没有通用型垂发装置,其武器和雷达系统更是早已经过时。目前唯一一艘能够随时调动的“彼得大帝”号的技术水平也就是和我国的051C俄式神盾舰相当。
彼得大帝号
另一艘“基洛夫”级巡洋舰“海军上将纳希莫夫”号目前正在船坞进行现代化改造。据悉,升级后的“上将纳希莫夫”号将拥有204个大中型垂直发射单元。其中舰首将安装10组8联装通用垂直发射系统,用来发射“口径”亚音速巡航导弹和P-800“缟玛瑙”(SS-N-26)超音速远程反舰巡航导弹,甚至是“锆石”高超音速导弹。
舰首中部原来的用于发射S-300的12部8联装左轮垂发系统在系统升级之后将用来发射同样数量的S-400远程防空导弹。此外,“上将纳希莫夫”号还新增了2组14联装“鲁道特”垂直发射系统,主要装备9M96中程防空导弹或以“一坑四弹”的模式装填9M100近程防空导弹。
可以说,升级后的“上将纳希莫夫”号将成为俄海军战力最强的战舰,甚至在世界范围内也能排在前三。但是该舰依然存在巨大的不足,首先就是垂发系统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通用化,多达204个垂发单元分属于三种不同规格的垂发系统。因此在弹药携带的种类和灵活性上要大打折扣。此外,升级后的雷达系统依然一般,别说什么双波段雷达和集成化桅杆了,甚至连大尺寸固定式相控阵雷达也没有。因此其虽然吨位比我国的055驱逐舰大了一倍,实际作战能力依然无法和055驱逐舰相比。
另外两个拥有万吨级驱逐舰的国家就是日韩,分别拥有2艘“摩耶”级驱逐舰和3艘“世宗大王”级驱逐舰。但是这两款基本上就是美国“伯克”级驱逐舰等比例放大款,性能上并没有质的提升。并且由于美国的限制,日本所有的宙斯盾舰均无法拥有远程对地打击能力,只能用于防卫作战。
日本的神盾舰
韩国虽然通过加装自己的KVLS垂发系统让“世宗大王”级具备了远程对地攻击能力,但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首先是舰艇吨位被放大(为了装备48单元自制的KVLS垂发),大幅推高了建造成本。其次由于两套垂发系统互不通用,导致“世宗大王”级驱逐舰虽然垂发数量大幅超过日本的“摩耶”级驱逐舰,甚至比我国的055驱逐舰还要多16个,但是其垂发系统的利用效率太低,极限抗饱和攻击能力反而不如后面两款。
我国海军目前拥有6艘满载排水量超过1.3万吨的055驱逐舰,数量和总吨位都高居全球第一。而且第二阶段造舰计划还将再生产至少16艘,这样055驱逐舰最终的生产数量将达到24艘,继续稳坐世界第一万吨级驱逐舰大国的宝座。
6号舰延安舰
而且相比其他四个拥有万吨级驱逐舰/巡洋舰的国家,我国的055驱逐舰不仅仅是吨位够大,而且性能上更具备划时代的领先优势。
首先,055驱逐舰拥有目前万吨级驱逐舰/巡洋舰里最好的雷达系统。不仅装备有X波段和S波段的大型固定式有源相控阵雷达,还首次在舰上综合集成了C波段和L波段的有源相控阵,成为独一无二的“四波段神盾舰”。
其中C波段雷达兼顾了较好的跟踪精度和较强探测能力,一部雷达便可以完成搜索、跟踪和导弹制导等多重任务。这显然是为未来我国的中段反导拦截弹上舰做准备。
L波段雷达就是我们熟悉的米波雷达,对隐形目标拥有远超传统波段雷达的探测能力,能够在数百公里外发现来袭的隐身战机。精度上虽然暂时无法满足引导防空导弹的需要,但却可以在比其它波段雷达更远的距离上获取隐形目标精准的坐标方位信息,然后交由精度满足要求的雷达使用“凝视模式”在远距离上获得隐身目标精确参数,并引导防空导弹对隐身目标在远超“传统神盾舰拦截范围”的距离上上予以拦截。相对传统的宙斯盾驱逐舰,055驱逐舰对隐身目标的发现距离、拦截距离以及拦截效率都得到了大幅提升。
此外,055驱逐舰在武器的配置上也是万吨级驱逐舰/巡洋舰里最强的,甚至超越了传统的驱逐舰和巡洋舰的范畴。从目前的公开资料判断,除了海红旗9B远程防空导弹、鹰击-18亚超结合远程反舰导弹和鱼-8反潜导弹之外,055驱逐舰还装备了鹰击-21远超反舰导道导弹,最大射程超过1000公里,不仅是目前水面舰艇之最,更由于其大概率超过6马赫的平均飞行速度和几乎无法被现有手段拦截的生存能力,055驱逐舰的远程打击效率甚至还要超过美国的航母舰载机。
发射鹰击21的055驱逐舰
而且这些导弹均实现了共架发射,因此055驱逐舰的垂发数量虽然不是万吨级驱逐舰/巡洋舰里最多的,但是能够装备的导弹种类和搭配的灵活性反而是最高的。
有分析认为,一艘055驱逐舰的综合战力至少相当于2.6艘052D驱逐舰,那么24艘055驱逐舰的整体战力就相当于62艘052D驱逐舰。可以说,055驱逐舰的服役,不仅让我国海军在质量上占据的绝对优势。更通过质量上的优势弥补了我国海军与美国海军在神盾舰总数上的劣势。并且由于实际装备规模较小,在后续的升级和未来的更新换代方面花费的时间和费用也更少。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