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来到八百里山火遍燃的火焰山,眼见无路可去西天,悟空便去闻讯。不问不知,一问大吃一惊,要过火焰山,必须熄灭山火,要熄灭山火,只有借得翠云山芭蕉洞铁扇公主的芭蕉扇才行,而铁扇公主就是红孩儿的母亲。孙悟空知道这扇不好借,但为了西天取经又不得不借。这一借,只因对方记仇不借,竟借了三次,经历了许多曲折才强借到芭蕉扇。具体情况如下:

第一借,钻进人家肚里,借到一把假扇。孙悟空找到芭蕉洞,叫嫂子,攀兄情,说好话,请求铁扇公主暂借芭蕉扇搧熄山火。铁扇公主如肯借扇,也就无事。但铁扇公主因儿子红孩儿被观音收去,一听是孙悟空,就一阵怒骂,根本不听悟空解释,说先砍几剑再借。结果砍了十几剑,见没砍死悟空,她就弃诺逃走。悟空抓她,两个就剑棒相加,打了起来。铁扇公主见打不过悟空,就用芭蕉扇搧,只搧一下,便把孙悟空搧到了五万里外的小须弥山。悟空在小须弥山得灵吉菩萨赠定风珠帮助,再回来借扇。铁扇公主再用芭蕉扇搧悟空,见搧不动,就回洞不出。悟空变蟭蟟虫潜入茶中,随茶水进入铁扇公主肚里,一阵拳打脚踢,疼得铁扇公主只好将扇借给孙悟空(早借了,就不会痛了)。孙悟空借得扇,兴高采烈去搧火焰山,三搧下去,未见火灭,反见火旺,火窜千丈,烧得悟空急忙逃身,却被烧了两股毫毛。原来铁扇公主给了把假扇子。

第二借,假扮人家骗来扇,又被人家骗回去。经土地神提醒,悟空上积雷山摩云洞找牛魔王。悟空先遇见牛魔王小妾玉面公主,谎说自己是铁扇公主的人,来请牛魔王(不知为何这样说谎?竞惹怒了牛魔王,这不是聪明举动),被骂后拿棒吓得她逃回洞里。牛魔王得知悟空要借芭蕉扇,一口拒绝(出借扇子如抬手,又简单又是好事偏不做),并拿出混铁棍,与悟空决战了一百多回合,双方不分胜负。后牛魔王因有宴停战,去乱石山碧波潭龙宫赴宴。悟空变螃蟹探清情况,情知难以得到牛王帮忙,便偷了牛王的辟水金睛兽,假扮牛魔王与铁扇公主叙旧,情意缠绵中骗得芭蕉扇。牛魔王宴罢出来不见了辟水金睛兽,料是悟空偷去骗扇子了,就变了猪八戒半路骗回了扇子,惹得悟空恼羞成怒,双方又决战了许久。悟空这边八戒、土地神、阴兵来支援,牛魔王逃往积雷山。牛魔王这边玉面公主率众妖也来帮忙,一起打退了追兵。牛魔王返回摩云洞,闭门不出。

第三借,一场混战降牛王,强借扇子熄山火。悟空与八戒、土地神等商量后再去摩云洞,八戒钉钯乱筑,破了摩云洞,逼得牛魔王出来应战。三人大战一百多合,牛魔王以一敌二,遮架不住,变了天鹅逃,悟空变海东青追,双方变化相斗,牛魔王变黄鹰、白鹤、香獐、金钱豹、人熊,悟空变乌凤、丹凤、饿虎、狻猊、赖象。最后,牛魔王现原身大白牛来斗悟空,悟空亦变巨相,空中相斗,揭谛、六甲六丁、护教伽蓝等一起来围攻牛魔王。牛魔王败阵逃到芭蕉洞,悟空他们追上去,又是大战五十余合。牛魔王抵敌不住,逃东逃西,四面皆有金刚把住,只得驾云上走,恰遇李天王、哪吒等众神来围剿,又是一阵冲杀。哪吒变三头六臂跳上牛王背,举砍妖剑一连砍下十几个魔头,那魔王砍下一个长出一个,长了十几个头。哪吒取出火轮儿挂在牛王角上,吹真火烧,李天王又用照妖镜照住牛魔王,使他动弹不得,无计逃生。牛王只得请求饶命,归顺佛家。哪吒用缚妖索穿了他的鼻孔,牵牛归佛回缴。悟空终得扇子,三扇搧熄了火焰山山火,又得铁扇公主指点,再搧四十九扇,永绝了火焰山山火。

孙悟空三借芭蕉扇一事,曲折辛苦,其中隐含的一些道理值人深思:

一、走路难,难走路,人生之路亦如此。悟空他们为了熄灭火焰山山火,能去西天取经,三借芭蕉扇,历尽艰辛,最后在众人帮助下,才降魔借得芭蕉扇,搧熄大火,走上西天取经之路。人生路上也有许多困难、曲折,需要勇气、艰苦、努力、争取帮助,才能继续前进!

二、陷深情,太执着,终成祸。铁扇公主、牛魔王太爱儿子,只因儿子红孩儿被观音收去,就仇恨孙悟空,不肯出借芭蕉扇,却全不管红孩儿被观音收去,是因他捉了唐僧,要吃唐僧肉,实是咎由自取。更不思子不教,父母过。孙悟空只是为救师傅,在与红孩儿叙情商量不通后,被逼动手,且为此受伤昏迷,如果说有仇,孙悟空应该有被打之仇。铁扇公主、牛魔王因爱迷了心眼,不肯借扇行举手之劳,却不惜性命拼死斗,最后受到惩罚,牛魔王被牵了牛鼻子归顺佛门,铁扇公主不得不拿出芭蕉扇搧熄火焰山山火,求饶自新,才免死罪。人不能像铁扇公主、牛魔王那样陷情太深,更不能执着顽固,要宽怀助人,否则,易被情仇所伤,易被执着所害,会少了许多人生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