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由于疫情影响,经济不景气,各行各业的企业生存困难,挣扎在温饱线上,部分企业已经申请破产,也有部分企业不得已选择了辞退、裁员等手段控制企业成本,大批人也因此失业,待业在家,既没有收入来源又不能短时间内进入下一家企业,导致生活陷入困境,面临信用卡逾期还款、无法按时偿还银行贷款而导致抵押贷款被拍卖处置的风险。那么怎么判断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是不是合法的呢?

下面来跟着小编看看《劳动合同法》怎么说,根据该法第42条规定,用人单位不能解除劳动合同的6种情形:

(1)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2)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3)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4)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5)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也就是说,除第6条兜底条款,只要员工满足上述5种情形中任何一种,用人单位就不能解除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因此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如果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说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法律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双倍赔偿金。如果用人单位拒不履行,也拒绝和解、调解,员工可以通过仲裁或者诉讼方式要求单位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双倍经济补偿金。

接下来,我们看看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怎么计算呢?

如果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如下标准支付双倍经济赔偿金,即以解除劳动合同之日起前12个月劳动者平均工资为基数,双倍支付赔偿金,时间按照如下标准计算:

1、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2、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3、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以上经济赔偿金计算方法你学会了吗?

小编今天先介绍这些内容,正面临这些不愉快的朋友,快来看看你的用人单位是不是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了呢?如果是,怎么计算经济赔偿金呢?数额又是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