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建国以后第一场在境外进行的战争,为了保卫我国的边境安全,也是为了帮助朝鲜人民抵御美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与美帝进行了长达三年的战斗。

从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作战,到1953年7月,战争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中国为朝鲜人民倾尽所有,共出兵135万,消耗各种作战物资560余万吨,战费62.5亿元人民币。

正是这场战争,中国一举奠定了大国的地位,也帮助朝鲜人民守住了他们世代生活的家园,保障了朝鲜人民未来的发展与建设。

中国为朝鲜人民付出了这么多,令我们不禁想问,朝鲜又帮助过我们什么呢?

其实,作为与我国世代友好的睦邻,又是社会主义阵营的一份子,朝鲜早在朝鲜战争爆发之前就帮助过我们。

解放战争爆发之初,反动派军队向解放区展开了全面进攻,人民解放军采用边打边退的策略,以避其锋芒。这时,稳定住后方就非常的重要。

为此,辽东军区司令员萧劲光与秘书长朱理治共同前往朝鲜,在平壤建立了人民解放军的办事处。

朝鲜政府知道我军正在国内面临反动派军队的步步紧逼,于是他们对我军提供了非常多的帮助。

其中最大的一项帮助,就是接收了我军非常多的伤病员,前线的伤病员们被源源不断地送往平壤,朝鲜政府都无私地接纳并且积极对他们进行医治,在他们康复之后,也在朝鲜为了他们安排了工作。

解放战争是一场事关中国前途命运的战争,因此凝聚人心非常的重要,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

当时,在朝鲜的华侨人数高达6万多人,他们对国内的局势并不是很了解,有很多人对中国的未来没有一个明确的看法。

中央认为,如果能将这6万多华侨团结起来,那么一定能凝聚起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对打赢反动派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但是这6万多华侨都在朝鲜境内,没有朝鲜政府的帮忙是不可能将他们团结起来的。

于是,在朝鲜政府的帮助下,1946年12月,中央在朝鲜成立了北朝鲜华侨联合总会,首任委员长为王静野,组织部长兼秘书长为王裴,宣传部长为彭光涵。

中央从国内一共派遣了300多名党员来担任华侨总会中的各级干部,他们在华侨中积极进行国际主义与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教育华侨热爱祖国,积极支援祖国的解放战争。

经济是战争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因素,当时因为反动派的封锁,解放区的经济非常困难。

为此,朝鲜慷慨解囊,为我军运送了许多战略物资。在朝鲜的华侨也为我军捐赠了许多物资,朝鲜方面也帮助他们把物资送到了人民解放军的手中。

朝鲜在二战时期,也曾受到了日寇的入侵。在日寇投降之后,他们在朝鲜留下了非常多的武器装备。

当时人民解放军非常缺枪支弹药,为此金日成特别批准向东北民主联军提供了10万支枪。

位于朝鲜半岛东海岸的咸兴是朝鲜的第二大城市,也是朝鲜最大的工业城市。为了支援我国的解放战争,咸兴城内最大的化肥厂-兴南化肥厂将平时用来生产化肥的材料转而用来生产炸药,并且全部送给了东北民主联军。

1958年2月,周恩来总理访问咸兴,受到咸兴市民的热烈欢迎。周总理后来特意参观了兴南化肥厂,高度赞扬了该厂工人光荣的革命传统、忘我的劳动态度和爱国主义精神。

周总理逝世后,为纪念周总理来厂参观,兴南化肥厂建起了周恩来半身铜像和纪念碑。

东北地区天寒地冻,在这里作战的解放军战士到了冬季防寒保暖就遇上了很大的问题。

1946年冬天,吉东分区就遇上了冬装供应不足的情况,有些体质比较差的战士因为没有冬装而活活冻死。

朝鲜方面知道这一情况之后,紧急为吉东分区提供了一批布料,足可以制作一万套军装,解决了战士们的过冬问题。

金日成考虑到冬天多发疾病,他还特意嘱咐送了一批药品过来,这样的帮助是真正的雪中送炭啊!

金日成曾向我方的代表这样说:“朝鲜永远是你们最坚实的后方。

正是因为有了朝鲜方面无私的帮助,大大稳定了我军的后方,为我军的前线将士们解决了后顾之忧,为解放战争能最后实现战略反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人自古以来都讲究“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因此在新中国建立之后,我国也主动帮助朝鲜人民渡过难关。

朝鲜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缺粮的国家,因为朝鲜半岛的土地肥力低,这令他们即使非常辛苦地耕种,也很难收获足够的粮食。

而我国东北则拥有非常大面积的黑土地,阳光雨露也非常充足,能生产出非常优质的粮食,建国以后东北大批的粮食被送往朝鲜,帮助朝鲜人民解决吃饭的问题。

在美国干涉朝鲜战局之后,中国人民志愿军更是义无反顾地奔赴朝鲜战场,以血肉之躯和落后的武器对抗美军的飞机大炮,无数将士血染疆场,无数英烈埋骨他乡。

中朝两国人民心连着心,将最真挚的友谊化为无坚不摧的利剑,终于齐心协力赶走了美帝野心狼,让美帝的铁骑无法染指朝鲜的疆土,更无法触及我国的边境。

中朝两国的友谊是经历过战火淬炼的,是这个世界上最为牢固与纯粹的友谊,衷心地祝愿中朝友谊万古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