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是个充满书香的月份,两个与书籍或者阅读相关的国际性节日,都在四月开启。“国际儿童读书日”之后,今天,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到来。围绕着这个关于书的节日,世界上的很多国家会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让读书变得充满欢乐与情趣。

“世界读书日”,全称为“世界图书和版权日(World Book&Copyright Day)”,又叫做“国际图书日”。1995年,国际出版商协会在25届全球大会上提出设立“国际读书日”的设想,并由西班牙政府将方案提交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1月1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将每年4月23日正式定为“世界图书和版权日”,并在1996年更名为“世界读书日”。“世界读书日”宣布以后得到了很多国家的热情响应。

图:老人带着孩子们在社区书屋读书。

为什么把“世界读书日”定为4月23日呢?

一种说法是,“世界读书日”的灵感来源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在这一天所举行的“圣乔治节”。“圣乔治节”是一个传统的大众节日,来自于一个古老的传说。传说一位公主被恶龙困于山中,勇士乔治战胜了恶龙,救出了公主。公主回赠的礼物是一本书。于是,书成为勇气和力量的象征,也成为这一节日的主角。

其实,在世界文学领域,4月23日本身便具有“特殊意义”。它是创作了《堂吉诃德》的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和英国大作家莎士比亚的忌日,也是莎士比亚的出生日。此外,莫里斯·德吕翁、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等作家也于此日出生或辞世。

“世界读书日”的设立,是为了鼓励人们阅读,也是对那些为促进人类社会和文化进步做出贡献的人的纪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读书日”的主旨宣言中提出,“希望散居世界各地的人,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产权。”

图:书店。

2001年开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在“世界读书日”框架下发起了“世界图书首都计划”,每一年都会有一座城市获得“世界图书首都”称号。据资料表明,自“世界读书日”确定以来,已有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参与此项活动。

自2006年开始,每年的“世界读书日”前后,我国的很多地方都会开展多种形式的全民阅读活动。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N度生活工作室 子 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