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一代隐形轰炸机B-21在12月3日正式公开亮相。拥有诸如全频段隐身、开放式结构等一系列让人眼花缭乱的功能的B-21虽然被美军冠以“六代机”的头衔,但是其所有比B-2领先的地方其实都是技术正常迭代的结果,而非独特的创新。因此B-21的亮相并没有当初B-2亮相时的那种惊艳,B-21归根结底走的还是B-2的老路子。并且为了控制成本,机身尺寸还大幅缩水,从战略轰炸机降级为与轰-6K同级别的准战略轰炸机。不过再怎么说,B-21也是当前世界范围内最顶尖的轰炸机,而且还是奔着中国来的,现在压力来到了轰-20这边。那么我们的轰-20是否准备好了呢?答案自然是准备好了,而且这次我们可能做得比美国更好。

轰-6系列飞机研发团队负责人何胜强总师早先在接受央视采访时透露:“我也相信未来的轰炸机的作战使用模式的设计和技术标准的设计应该掌握在我们的手里,我们应该是引领者。目前,我们正在不断完善和优化新一代轰炸机,中国不仅要做未来先进轰炸机的设计者,还要成为技术标准的制定者,未来轰炸机作战模式的引领者。”何总师这番话表明,尚未公开亮相的轰-20或许有让人惊喜的颠覆设计。

那么轰-20的颠覆性创新设计会是那一块呢?俄罗斯军事网站《军事网站》今天发表的一篇介绍美国B-21轰炸机的文章给出了其中一种可能的答案,那就是能够内置挂载高超音速导弹。

《军事网站》指出,B-21是具有先进隐身技术的隐身轰炸机系列的延续。 据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称,B-21是世界上第一款六代战机,能够携带常规武器和核武器, 未来还计划为其配备高超音速导弹。但是格鲁曼公司需要思考如何解决B-21的内部弹仓适配它们(高超音速导弹)的问题。 《军事网站》认为,正在B-52轰炸机上进行试验的AGM-183A高超音速导弹显然无法装入B-21的内部弹仓。B-21也无法使用外置挂载的方式携带高超音速导弹,不单单是会破坏隐身能力,即便是最先进的飞控系统也无法解决飞翼布局的战机外挂弹药的难题。

所以,美国将不得不改变高超音速导弹本身的尺寸,比如使用吸气式高超音速巡航导弹。这类高超音速导弹的优点就是由于导弹直接从空气中获取氧气,不需要自带氧化剂,因此导弹尺寸可以做得非常小,适合B-21这样的内置弹仓尺寸较小的战机使用。但是这类高超音速导弹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受到超燃发动机进气道迎角的限制,机动性比滑翔体高超音速导弹要差一些,在未来很容易被正在研制中的针对高超音速导弹的反导系统拦截。而且由于全程在大气层内飞行,飞行阻力更大,射程也要比高超音速助推滑翔弹更短一些。

而高超音速助推滑翔弹就没有上述这些问题。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两种类型的高超音速导弹都能够内置挂载,这样B-21的远程攻击能力就能够做到最强。但是高超音速助推滑翔弹的尺寸又非常巨大,B-21的内置弹仓无法携带。所以《军事网站》认为B-21的战力实际上是有缺陷的。

轰-20上面能够称得上是“引领未来轰炸机的作战使用模式和技术标准”的功能显然就包括了“内置挂载两种高超音速导弹”的能力。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B-21只是说未来会计划配备高超音速导弹,目前并不具备这个能力,再加上美国高超音速导弹八字还没一撇,都还没研制成功,B-21适配高超音速导弹就更加遥遥无期了。而我国的两种类型的高超音速导弹都是现成的。其次也是因为轰-20是尺寸和吨位与B-2相当(甚至有可能更大)的战略轰炸机,内置弹舱的尺寸足够轻松装入高超音速助推滑翔弹。

至于轰-20为何迟迟不露面,大概率也是因为开辟了未来轰炸机发展的新路子,需要对新的作战使用模式和技术标准进行打磨。??而且B-21只是先于轰-20亮相,并不是先于轰-20首飞,相信随着B-21的露面,轰-20公开亮相的日子也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