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位于武汉空港新城的宋家岗供水加压站工程,日前公布了选址建议书,其建设单位为武汉自来水有限公司,这是去年武汉水务正式接手空港新城部分区域供水事务以后,其首个投资建设的供水系统工程。
参考阅读:加压站
自来水厂的水由水厂经管道输送到用户过程中,由于用户多,楼层高,水压压降后,使得有些地方上不去水。必须在途中某些地方增加泵站作二次加压。这些地方是自来水厂加压站
宋家岗加压站位于盘龙城佳海路,按照武汉水务和黄陂签订的协议,武汉水务集团将从塔子湖修建一条供水管道连通空港新城(日供水10万吨),武汉水务集团正在新建塔子湖加压站工程(目前已封顶),从塔子湖往盘龙城宋家岗加压站送水的管道工程也正在招标施工和监理单位,一切顺利的话,今年可以完成相关建设工作,年底有望从汉口开始供水至空港新城。
下图为相关输水管道建设方案、宋家岗加压站卫星地图以及官方公开的加压站工程选址公告
黄陂南部的供水,目前由两家公司负责
黄陂南部,主要指的是盘龙城、汉口北、滠口和武湖这四个地方(从地理上来说,横店和三里桥也算黄陂南部,但由于这两个地区的供水还来自前川水厂,故这次就不把他们放入一起说明了),其供水过去都由黄陂区自己建设和管理,水源位于武湖,从天兴洲抽长江水而来。
武湖水厂建设于10多年前,那时候盘龙城和汉口北刚开始开发,黄陂自己估计也没有想到这两个地方随后会发展得如此之快(当年的武汉市建设规划上,黄陂南部允许建设的区域还很小,盘龙城开发区也以工业为主),所以南部的供水系统设计上并不是按供应几十万城市居民而规划(不能简单地说黄陂人的眼光不长远,黄陂那时候的财力也支持不了超前建设),无论是水厂的供水规模,还是水管的送水能力到了2015年以后都已经满足不了南部蓬勃发展需要了。
黄陂西南侧,有个天河机场,由武汉市直接管理,从东西湖白鹤咀水厂直接供水,沿途经过的宋家岗部分地方近水楼台先得月,率先在黄陂享受到了武汉主城区的待遇。
在2020年之前,黄陂南部绝大部分地方的供水由黄陂凯迪水务负责,机场以及宋家岗很小的一部分区域则由武汉水务管理。
▼下图为武汉1996年制定的至2020年的城市规划图,当时的盘龙城规划的建设面积很小,汉口北甚至都不存在,以这个规划来建设南部供水系统的话,当年的武湖水厂规模确实足够了
黄陂南部1-2年后将实行双水源供水系统
2020年8月,因为武湖水厂从天兴洲取水的电缆发生故障,从而导致整个黄陂南部停水3天,痛定思痛,黄陂区认识到必须有双水源保证,南部的供水系统才能不至于全部瘫痪,于是在武汉水务的支持下,黄陂南部未来将不仅从武湖水厂供水,还将从市区塔子湖方向引水进入盘龙城(虽然主要是供应宋家岗地区,但假如武湖水源发生问题,也可以支援盘龙城和滠口等地方)
同时,黄陂投巨资(18个亿)建设新武湖水厂二期工程,建成以后,其取水能力将可以满足百万人使用,同时也大力改造供水管道,确保自来水能顺利地从水厂送到居民家中(特别是盘龙城这个处于供水末梢的地方,毕竟距离武湖水厂有近20公里)
这些工程建成以后,盘龙城或许仍存在局部停水的可能(武汉市区也保证不了从来不停水),但大面积停水几天的事应该不再可能发生了。
武汉临空区确实值得期待
武汉水务集团之所以愿意接手和建设宋家岗地区的供水系统,原因或许在于此区域将属于未来的国家级开发区-武汉临空经济示范区的范围,其基础设施的建设必须要武汉市主导才行(当年的光谷和武汉经开,道路和民生配套也都是武汉市投资建设)。
数据显示,2021年武汉全市地方财政收入达到了1578.6亿元,而黄陂区只有54.01亿元,占武汉全市的比率为3.4%,这个数据告诉我们,如果没有武汉市的投资,光靠黄陂来建设临空区难度会非常之大(一条马路估计也要修个五年以上)
相对于黄陂区,武汉市毕竟财力雄厚了许多,并且国家开发区土地建设指标也多(卖地多,收入就高,自然有钱搞建设,光谷每年卖地收入260多亿,黄陂临空每年只卖光谷的一半就行),从这个角度来看,武汉临空经济示范区(天河航空城)确实值得期待.
最后,小编衷心欢迎武汉大力投资黄陂,越多越好,越快越好,各位以为如何呢,欢迎在文章后留言讨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