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此词元刊本编在庆元二年(1196年)遣放歌者诸词之间,却非为侍女所作。词意显为作者续娶范氏病殁时追忆情景,是一首悼亡词。

辛弃疾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西江月·粉面都成醉梦注释:

粉面都成醉梦,霜髯(rán)能几春秋。来时诵我伴牢愁。一见尊前似旧。

妻之美貌都成为了醉梦,已成过去,而我鬓白余生有几?初见之初即诵我的抒写愁怀之作,一看便知能与我同甘共苦者。

西江月: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白蘋香”“步虚词”“江月令”等。正体双调五十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一叶韵。粉面:粉嫩洁白之面。陆畅《解内人嘲》诗:“粉面仙郎选圣朝,偶逢秦女学吹箫。”伴牢愁:楚辞篇名,汉扬雄著。《汉书·扬雄传》:“又旁《离骚》作一篇,名曰《广骚》,又旁《惜诵》以下至《怀沙》为一卷,名曰《畔牢愁》。”注:“李奇曰:畔,离也。牢,聊也。与君相离,愁而无聊也。”

诗在阴何侧畔(pàn),字居罗赵前头。锦囊(náng)来往几时休。已遣(qiǎn)蛾眉等候。

你的诗作与六朝诗人阴铿和何逊水平相近,书法则在罗叔景赵元嗣之上,诗囊往来什么适合才能停止,每次归来,你早遣蛾眉迎候,为我整理诗囊。

“诗在”句:引自杜甫《解闷》十二首:“陶冶性情存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熟知二谢将能事,颇学阴何苦用心。”阴何:谓六朝诗人阴铿和何逊。“字居”句:引自《晋书·卫恒传》:“恒作四体书势曰:罗叔景、赵元嗣者,与张伯英并时,见称于西州,故英自称上比于崔、杜不足,下方罗、赵有余。”苏轼《次韵孙莘老见赠》诗:“龚、黄侧畔难言政,罗、赵前头且眩书。”“锦囊”:用李贺锦囊寻诗事。锦囊来往:出自《新唐书·李贺传》:“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及暮归,足成之。”

辛弃疾的主要作品有:

青玉案·元夕、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清平乐·村居、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鹧鸪天·欲上高楼去避愁、满江红·山居即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鹧鸪天·送人、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清平乐·题上卢桥、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卜算子·齿落、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鹧鸪天·代人赋、西江月·遣兴、贺新郎·甚矣吾衰矣、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满江红·中秋寄远、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水龙吟·老来曾识渊明等。

《西江月·粉面都成醉梦》由[小孩子点读]APP - 小学家庭辅导专家,独家原创整理并发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