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雍正到底改没改康熙的遗诏?
传说雍正是改了他爹康熙的遗诏,才当上皇帝的。
说什么康熙的遗诏本来是“传位十四皇子”,雍正把“十”改为“于”,就成了“传位于四皇子”——他是老四。
这个传说不值一驳,因为当时使用的不是现在的简化字,把“十”改为“於(于)”是不可能的,所以这个传说不成立。
但据《满清外史》,康熙的遗诏确实被雍正篡改了。
康熙六十一年冬,康熙想去南苑行猎,不料得了病,只好回到畅春园。
谁知一病不起,眼看就要哦豁,赶紧手书遗诏:朕十四皇子,即缵承大统。
这个十四皇子,也就是爱新觉罗·胤禵(又叫胤祯,后来为了避胤禛讳,改为胤禵),其人贤明英毅,尝统师西征,甚得西北人心,这也是康熙选中他继位的原因。
康熙这个遗诏,却为四皇子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侦得(雍正当皇帝之前就培植了很多特务,到处都是),早就想当大老板的他,想把“十”改为“第”,于是不许兄弟们入内,他一个人到畅春园侍疾。
当时康熙已经昏迷,醒来后见胤禛(《满清外史》误为胤祯)一人在侧,猛然想起什么,赶紧叫老四把遗诏拿给他看,这才知道遗诏被其篡改了,顿时大怒,抓起枕头朝他投去,不中。
胤禛赶紧跪地谢罪,没多久就出去宣布老爸哦豁了。
于是胤禛袭位,改元雍正。
登基后他特意交代下面,今后凡是宫中文件,数目字必须大写,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以后凡宫中文牍,遇数目字,饬必大写,亦其挈矩之一端也。
他可不想同样的悲剧,发生在自己身上!
相比于改“十”为“于”(於)那个传说,这个改“十”为“第”的传说,显然靠谱得多。
所谓数目字大写,应该就是把“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写成“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这种了。
据说,这种写法,是明太宗朱元璋,为了预防官员贪污发明的。
“博学多才”的康熙,应该知道这段历史,却在起草遗诏时“忘了”,大概是没想到,人心竟然如此难测吧。
然而,即使能够想到,又能怎么样呢,朱元璋一辈子都在与贪污腐败作斗争,为了治贪,可以说是绞尽了脑汁,包括发明了这种无法篡改的大写数目字,结果仍然收效甚微,整个明朝的历史,都未摆脱“贪污”二字。
只要人心不古,世上就不存在所谓的灵丹妙药。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