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的《现代兵器》杂志,对即将到来的轰-20多有猜测和分析,大饱了网友军迷渴仰之私,很快被售一空卖断货,可见对重器的兴趣如此之高。国庆70周年当一款名为无侦--8的高空高速无人机亮相时,其外形很容易被指与上世纪六十年代被我打掉美军D21无人机连在一起,不得不说那时的D--21就有了隐形的意思,(主要是飞得快)。九十年代美军在海湾战争中将世上第一款隐身飞机F-117推出实战,到1999年在南联盟即走了麦城,所以看似新生事物的隐身飞机,并不使人觉得有多神秘,尤其是在反隐身装备大力发展的情况下,隐身与反隐身的作战毕竟刚刚开始。军事强国倾尽全力推进作战飞机隐身化,我国正式将世上第一款隐身无人机攻击11列装,隐身天幕不过刚刚开始,现在就来略略盘点一下这点事儿,以利过去现在和将来。

▲▲▲美国发展的早

现在隐身飞机,美中俄是突出代表。花开几朵只能表一枝,美国开展最早,且先以他来说。洛马51区坐落于荒山野岗之中,其国民时见不明飞行物出现,被指天外不明飞行物,都反馈在好莱坞的大片中,极尽威慑性宣传之能事。

以X编号的那些实验机,从战斗,轰炸到运输,林林种种,几十年折腾下来,装备于军队者自有不少。

有人的型号如B-2金贵,从来示人泼天富贵的美军,也只采购了20架,正思谋以一款廉价型的B21来代替,以大量装备。洛马的两款作战飞机F-22和F-35都也不便宜,尤以前者最贵,当时的采购价格达到了4亿美金。

F-35定位更便宜,好事多磨磋跎多年终得装备,采购的时候被告知并不廉价,以致于总统大怒道,超过8000万美元就免谈。价格应声而落,不过洛马耍的小小花招,采购价可以少,那么售后呢?目前看从来买的不如卖的精,其装备部队还是要掉到洛马的瓮中。要在贵不说,毛病太多以致百病缠身,被广泛吐槽,直接被定性为研发失败。尤见隐身之事不轻松,就是对于作为世上第一科技强国的美国来说,今天直害头痛。

付出了几十年的努力,竟致于到了用不成的尴尬境地。可能有人会说,美国搞得忒也复杂,一种战斗机竟有200多万行程序,F-22的飞行员被困在座舱内出不来,拿电锯生拉硬割才得解脱。

可能也对,总想压别人一头乍出一臂来,在技术路径选择上用力过猛,才会出现这多事。有人的搞到现在不轻松,无人的也费劲,比如一种编为X-47B的无人舰载实验机,在航母苦苦折腾了一年,到了的判断,提高战力有限,又太误事,因此下马了事。

没完没了地捣鼓,捣鼓的最后,到底是受电影《绝密飞行》诱惑太深呢,还是浅尝辄止更实际一点为好?没人知道答案。美军的隐身机实践表明,别走得太快,以免摔跟头。但是现实是,美军不老少后悔,也不少的骄傲,动不动拿来做秀的同时,从而把自己定为无人能及的军事第一强国,时不时还把他国的隐身飞机臆断为作业抄袭,这就没意思了,你发展也不能阻止他人发展不是?

▲▲中国开发得快

世上装备发展你追我赶,尤其在隐身飞机大行道的当下,国力开始变强的我们,自然不遑多让,管不了别人整天说三道四。本来落后多年,也有讲几十年的,潜心和安心做好自家事,比什么都强,2006年在珠海航展亮相一款“暗剑”,因外形过于酷炫,被英国简氏直接定性为无人战斗机。

无人隐身战斗机,事关六代机的方向,法兰西就有将“神经元”打造为六代无人战斗机的想法,搞了几年发现太难,近年回过头来表示还是要以有人型号为主。我们从来脚踏实地,在航空发动机还跟不上的技术条件下,自主研发出一款带鸭翼的歼-20,一时引得不少议论,什么鸭翼装在敌人的飞机上呀,什么鸭翼会正经地破坏隐身等等,呵呵。

要发展就听不得拉拉蛄叫唤,航空人总不为所动以后,随着认识的增多,正面的议论才逐渐多了起来。歼20的出世,确保了空军作战飞机无代差,致力于三代机研究的沈飞,自筹资金搞了一款歼-31,旋即十多年过去失去消息,到今年才透出一点光亮来,被目光敏锐的媒体判断为下一代舰载机。现在海空军的主力都花开有主,下一个目标直指隐轰,这事早就在网络被炒得七佛八反,心急之人把它装备节点放到了2021。

没有可能,看美军打造B-2的教训可知,从来没有研制过远轰的我们,稳扎稳打方得稳操胜券。目前基本技术分析,如攻击11之类的飞翼体,从交付的到试飞的,已不下十来种,事实充分证明布局完全被搞掂,就是发动机难点,也不再是过不去的火焰山。

结构呀材料呀,一切都不是什么事儿,接下来就静待它冲天一飞了呢,这么大的一个大家伙,出世的一刻,你会看到的。发展的快,走的是一条稳中求胜的路,今天的隐身栅,如花一样灿烂,你不觉得吗?研发机制科学,人才队伍又年轻,再不缺银子,不快绝无道理。

位列第一方阵正常,接下来要看看,未来还有多少你不知道的,比如类似《绝密飞行》那样的科幻飞行器,这也是世人对“暗剑”多具祈盼的原因呀。

▲俄罗斯扎实推进中

说俄长期吃老本的请注意,近年其发展蓬勃,势头甚劲,这么认知还是肤浅的,一时钱不凑手才是真的。苏-57交接入列的结果,再说是拍扁的苏27不免过份,只能说在定型之初选择的是一条比较务实的路径。务于实不可敌,在缺乏研发资金的情况下,同时开发出下一代配套的发动机和航电,担纲此重任的苏伊霍真不容易。

之初还有印度的合作,拿出来不少急需的资金,后来印度变得越来越着急彻底撤火釜底抽薪,项目推进遭遇了极大困难,憋着一股劲,同时心头压住一股火,历史上几代战斗机毫不逊色的俄罗斯,不会为一时困难所吓倒。

面对西方百般挑衅和制裁,矢志不移,终得在2021修成正果。看似差了那么一丢丢,那有什么打紧,继往启新,作为航天强国的俄罗斯,在经过是番磨洗之后,六代机研发,并不一定落后于人。

视其S-70“猎人”无人机研进即知道,所用力甚大,短短几年时间即告成功。如此在推进下一代远轰PAK-DA1,就有了全新的着力点,至少飞翼布局完成了突破。打造隐身飞机自能懂得,这以后的俄罗斯,来日正长,实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