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初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注释】
城阙:指唐代都城长安。辅:卫护,屏藩。三秦:项羽分秦地为雍、塞、翟三国,封秦将章邯等三人为王,此处泛指当时长安附近京畿之地。辅三秦即以三秦为辅。五津:灌县一段岷江中有五个渡口,此借指蜀地。
宦游人:为仕宦而离家外出的人。
歧路:岔路。指分手处。沾:濡湿。
【品析】
此诗是初唐送别的名作,意在慰勉友人勿为离别悲哀。
首联本送别诗常套,写送别之处和友人将去之地。难得的是那一个“望”字,使板滞的一联顿然灵动,画面中不仅有了人的活动,而且一望之中,风烟迷蒙,蜀地迢迢,对友人路途的担忧、关心和体贴,已隐隐透出,确有一字传神之妙。
颌联承接诗脉,由实转虚,意在劝慰友人:同是远离故土,为做官而奔走;这次离别,只不过是客中之别,又何必感伤!
颈联一转,却是承中之转,并顺势扬起。从结构看,针线绵密;从诗意看,高度升华:纵然是离别吧,知心朋友仍生活在同一块土地上,在同一片蓝天下;即使一在天之涯,一在海之角,只要友谊长存,也近同比邻而居。此联作旷达语,既宽解朋友离别之悲,亦以之自我安慰,益发见出二人友情之深厚,离绪之缠绵。这一联可看出作为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思维品质之高,认识事物的水平迥异凡庸。跳出自我,站在一个高度或者说换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事物就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面貌。此句之所以为千古名句,不单是因为语言形式上诗句的精练,议论和形象兼而有之,并传递出诗人对友人深重的情感,表达了诗人高旷的胸襟,更因为他是千锤百炼的思想的精华,指导人们认识生活的指南。
尾联一合,收束全诗;语带嘲戏:不要像一般人一样儿女情长吧,在离别之时泪如雨下,打湿衣襟。抑或是离别的气氛太过沉重,太过严峻,诗人用开玩笑的口气来打破僵局,轻松气氛。我想,杜少府(唐时对县尉的通称)听了这话,定会破颜一笑。
此诗起承转合分明,结构严谨周至,气脉流转贯通,诗意旷达高远。更难得的是,一洗古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既给人艺术的美感,复予人思想的启迪。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