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看到这个标题肯定是一头雾水。汇佳强调最好的家庭教育是言传身教,家长什么样,孩子多半什么样,按照这样的逻辑,勤快的家长孩子也一定勤快,懒家长孩子也一定很懒惰。怎么本篇的标题又成了“‘懒’父母造就勤快的孩子”?那家长到底是“勤快”好呢,还是“懒”好?

看书一定不能片面理解,做人一定不能太教条。所谓言传身教,指的是家长做好自己的事,孩子自会跟着模仿;家长自己做事很麻利,很有条理,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条,孩子自然有样学样。但是,有些家长是很勤快,却没有勤快到点子上。

越来越多的家长重视孕前教育,幼儿教育,却忽视了培养孩子成长中所需的自理能力。孩子已经上小学了,不少家长还是衣服帮孩子穿,饭菜做好了端在孩子面前,甚至还要喂给他吃;孩子自己的东西不用自己收拾,自有家长收拾好,孩子要学什么,家长早就报好辅导班,辅导班还不够,还要亲自进行辅导。这就是家长过于“勤快”了,把本来应该孩子自己做的事给代劳了。

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的实际年龄长大了,心理年龄却还没长大,应该得到锻炼的能力完全没有锻炼。不知道这些家长想过没有,孩子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个人事务自己处理不好,将来到了独立生活的时候,该怎么办?

最要命的是,身为学生,别人不帮他安排好学什么,居然就不会主动去学了。这样的孩子就算是在中小学阶段学习成绩好,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因为这是别人让他学的,等到了大学,走上社会,没人告诉他该学什么怎么办?现代社会发展这么快,学校里学的知识还没出校门就已经落伍了,要想不被时代淘汰,终身式学习才是主流。

其实现在很多老师也忽略了培养孩子自立能力和为自己行为负责的意识。祁翔在公立学校上学的时候,老师规定,每天写完作业,要交给家长检查,检查完签字。祁翔妈妈对这点就不能同意。本来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走了这么一套形式,好像学习是为了家长学习的。她对祁翔说,学习是你自己的事情,这不是我的事儿,要检查你自己检查,检查好了来找妈妈签字,我只负责签字不负责检查。

如果老师检查发现作业出错,批评学生为什么作业不认真,受到批评后,他就知道下次避免批评,就要认真写作业,写完好好检查,让孩子懂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就是良好的反馈。但是现在通行的做法是,作业出了问题,老师问家长为什么不好好给孩子检查作业。老师的这种做法,也是助长了孩子事事依赖家长,不知道为自己行为负责,长期来看,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祁翔上完小学二年级之后,他们一家从外地搬到北京,祁翔父母就商量,不能再让孩子上公立了,还是去私立吧!他们考察了一圈,最后选择了汇佳。汇佳的IB教育体系,向来注重激发孩子的学习主动性,进行自我管理,通过各种渠道将教育理念传达给家长,呼吁家长不要为孩子代劳。

祁翔父母了解到汇佳的教育理念后,对此深表赞同,他们对孩子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别指望家长代劳!那什么是自己的事呢?学习肯定是自己的事。生活中,凡是跟孩子有关,又是他自己能力所及干得了的事,都是自己的事。

祁翔在汇佳上学的时候,有一次在班级里跟一个同学开玩笑,从背后拍了他一下。结果被拍的这个同学以为是另外一个同学干的,就推了那个同学一下。后来这俩个同学就你一言我一语,推推搡搡打起来了,甚至将别人的一台笔记本电脑给摔坏了。辅导员老师询问一番之后,批评教育了两个打架的同学,并要求他们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赔偿被损坏的电脑。

事情已经处理完了,除了祁翔自己,没有任何人知道这件事的起因和他有关。祁翔思前想后,心里还是觉得很不安,就回家跟家长说了。

爸爸告诉他,这件事说白了是因你而起,要不是你拍了那一下,他们也不会打起来,因此你自己说,应当怎么办?祁翔想了一会儿说,这件事我脱不开责任,我应该承担赔偿责任,但是我一个人全赔也不合理,我当时就是开一个玩笑,也没想到他们俩会打起来,责任也不全在我。

爸爸说,老师已经当着全班宣布了处理决定,再修改的话显得老师处理不当,这样吧,你带他们两个去商场,给他们俩一人买件东西作为补偿。通过这件事情,祁翔认识到了自己的行为有可能带来不良的后果,以后再开玩笑就要注意分寸。这三个人本来就是好朋友,这件事是十来岁的男孩之间常常会发生的风波,过后很快就被忘记了,仍然是好朋友。

不过话又说回来,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老师和家长的指引和帮助也是非常必要的。汇佳的老师都是出色的领路人和指导者,当孩子不知道如何做的时候,为他指引前进的方向以及行事的方法。

身为企业管理者的祁翔爸爸对此深有体会,在公司里提拔新人,一定要做到“扶上马,送一程”。这来源于他亲身经历的一个教训。前些年,他在公司里提拔了一个很有潜质的人才走上总经理的岗位,但是在一开始并没有做出太多指导,本以为对方会在实践中成长。但是毕竟要面对太多以前没有经历过的事情,压力太大,导致这次提拔很是失败,这个人才也受到很大打击,从此一蹶不振。一提起这件事他就表示深深地遗憾:如果他早点了解到汇佳的教育理念,可能就不会犯下这个错误了。

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过程,其实也是培养他懂得感恩。大家不要小瞧这一点,所谓“慈母出逆子”,就是指的父母对孩子太好,什么都帮孩子做,让他从小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等父母老了能力下降了,不能替他做那么多,他就要反过来压迫父母。如果家长不想辛辛苦苦养育出来孩子变成“白眼狼”,那就千万不要替孩子做太多,不要助长孩子理所当然、受之无愧的感觉,要去教导孩子懂得感恩。至于在这过程中孩子受点苦受点累,那都是对他的教育。

不经历饥饿,就不知道食物的价值;

不感受寒冷,就不知道温暖的可贵;

不遭受挫败,就不知道成功的艰辛。

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他会感激别人替他所做的,珍惜他得到的一切,觉得拥有眼前的一切既快乐又幸福。

摘编自:《汇集男孩女孩的爸爸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