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历年考试中,电化学考察频率一直很高,考场上,日常练习中,我们应该怎么样学习电化学。在考察题型上,选择题客观题的做题技巧,我将在下文中阐述。在遇到新的,前沿的电池时,我们应具备怎么样的心态,做出对应的分析思路。学生学习是为了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思维能力,培养学习习惯。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关键词:电化学,解题技巧,思维模式,学习习惯
电化学是物理化学的基础,在历年考察中,占有很重的地位,所以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刻不容缓,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总结要点,难点,开发学生思维能力是教学过程的重点。
在考场上,中国式教育存在一定的优势,有句话说得对,应试教育的核心是我怎么不会,我还能给他做对。遇到不会的题,通过应试技巧或许真的是一线生机,但我们不能把希望只放在应试技巧上,高考是能改变一生的方式,虽然学生还没能够意识到其中的重要性,但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学习。在掌握基础知识后,考场上能够简单辨别电化学种类,通过基础常识问题,我们能够在选项中找出想要的结果,例如:一类原电池里,两个电极,电极反应式在选项当中,皆是得电子,根据基础知识,学生也该知道,电化学里,一失一得,那么选项里至少有一个是错的。再例如:电子流向问题,所谓的“电子不下水,离子不上岸”,电子从电势低的流向电势高的,从负极流出,经过外电路,流入正极,电子从阳极流向正极,从负极流向阴极。
这些基本的电化学理论在做题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万变不离其宗,都是从基础出发,把题往简单去理解,这些基础理论就能起到足以判断正误的作用。这些都是在说如果不能充分理解题干信息时,我们应该怎么样提高我们的命中率,但这些说到底只是为了考试,考场上为了分数。但在日常学习中,做对题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的目的是做题,充分理解并掌握知识,才能够在考场上应对各种变化。因此在日常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每一个题我们都应该认真对待,分析透彻,归类题型,弥补知识体系所缺漏洞。
考察题型,电化学选择题考察得比较多,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或者说找出学生自己的学习思路,一道题,有对应的解题步骤。
例如把电化学分为三大类,一次电池,二次电池,燃料电池,那我们所需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分析出对应的电池类型,正确判断电池类型是做对一道题的基础,如果判断错误,接下来的任何做法都是徒劳的。
那么判断标准是什么?一次电池分为一次原电池,一次电解池,也就是单个的原电池,单个的电解池,或者升级难度,变成串联电池,或者添加盐桥变成双液电池,或者加入离子膜变成离子膜电池,但是无论怎么样的改变,一次电池只能单向输出,只能够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或者只能够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那么有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没有外加电源的就是一次原电池,有外加电源的就是一次电解池。二次电池是电池里考察频率最高的电池,把原电池和电解池放在同一个电池里,通过充放电实现电池的循环利用。那么二次电池里既有原电池又有电解池。通过题干中的信息,如果提到充放电,二次电池,蓄电池等等都可以作为判断二次电池的标志。
燃料电池的燃料常见的有氢气,甲烷,甲醇,乙醇,燃料电池是绿色化学电池,大力发展绿色化学以来,燃料电池必然是有着重要的地位。而判断的标准也很简单,大多题干中都会有燃料电池的分类或者提供燃料类型。
第二步,判断出电池类型后,根据不同电池的工作原理,找出对应的电极,原电池找正负极,找自发氧化还原对应的正负极,电解池找阴阳极,找与电源正极相连的阳极,找与电源负极相连的阴极,进而确定一次电池的电子流向,离子流向。二次电池,一般情况下,原电池相对更好判断,一般活泼金属做负极,进而根据放电与充电之间对应的关系确定阴阳。燃料电池永远是氧气做的正极。
第三步,也是电化学里最难的部分,就是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也是考察重点,相比于填空题来说,选择题选项就是在给提示,我们只需要判断正误,相对书写来说难度降低一些。判断题可以通过题干中的信息,电极反应物,反应产物是否对应,最基本的三大守恒是否遵守,可以排除一些错误明显的选项,其次对应电极得失电子是否对应,电极方程式补充的物质是否符合电解质溶液的性质,又可以筛选一些选项,最后可以通过总反应与两个电极发生的反应的总和是否一致进而检验自己判断的准确性。根据二次电池中电极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的规律,原电池(放电)时的负极对应电解池的(充电)的阴极共用同一个电极,原电池(放电)时的正极对应电解池的(充电)的阳极,且电极反应式存在正逆的关系,写出其中放电的电极反应式,反过来就有了充电时的电极反应式。
考察的电化学的填空题,题型更倾向于简单的电池,而串联电池就是常考的题型。对于串联电池而言,遵循的规则与单一电池一致,因此与选择题解题步骤一致,但是在整个串联电池中各个电池之间转移的电子数相等,根据这一规则,就会出现计算电极增重的质量,电极上气体逸出的物质的量的题型,只需要根据电极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的比例关系进行计算即可。
近些年来,电化学往往以新型电池的形式出现,而且大多出现在选择题中,不能看到没有见过的电池,就不知道该从哪里找到突破点,但其实也无外乎也是三大基本电池的一种,万变不离其宗。常考的也就是二次电池,例如锌二氧化碳电池,归类为二次电池,那么就具有二次电池的基本工作原理。抽丝剥茧,把学习过的二次电池在脑子里建立模板,与新型电池建立起对应的关系,具有相同的工作原理,就具有相同的解题步骤,当把难题简单化,就回归到一般二次电池的解决途径。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是教知识,也需要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过程时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的展示,及时引导学生有正确的解题的步骤,建立思维模板,锻炼思维能力,找到适合学生自己的解题方法。更需要适时地给予一定时间思考,人类在思考中进步,思考是进步的阶梯,只有自己想通了,才算是真正理解了,只有自己想出来的,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思考会让学生们自己主动去了解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够锻炼出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也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通过自己而有所收获才能获得的满足感,这是别人没有办法给与的。而这份满足感会驱使学生主动去学习,去获得新的满足感,这份满足感是驱使人进步最好的兴奋剂。学习,接受新知识是一个痛苦与快乐并存的过程,而良好的学习习惯会让学习上瘾,所以教师就具备了引导与督促的作用。所以教师是一个责任感很重的职业,学生更是处于在高速接受知识的年纪,教师还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正确的表达,往往不以为意,但这才是最重要的,在学生们建立知识体系的年纪,错误的知识会比想象的要更加影响深远。
生命不息,学习不止。我们需要带给学生对这个世界充满憧憬和好奇心的观念,我们在时光的流逝里不断了解这个世界,所以学习永远不止。中国的应试教育,分数固然能代表一定的学习能力,但是只有不断学习才是对自己最好的负责。所以做题只是检验学习成果的途径,在错题中可以发现学习知识体系中的漏洞,及时弥补才是学生们需要关注的重点,所以不要怕做错题,重视错题,正视自己,才能够有所进步,浴火重生需要在火中灼烧,我们现在所做的都是在不断锤炼自己,为了走的更远,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