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拥堵、管线难改迁、地下水位高、附近楼群多……这些都是呼和浩特轨道交通2号线海亮广场地铁站建设难点。因此,此站点成为2号线施工难度最大、最受市民关注的站点。为此,记者5日来到海亮广场站,探访原因。

难点一:

商圈锚索多 地下水位高

5日,记者采访了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呼和浩特市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项目指挥部副指挥长杨海滨,他说:“由于海亮广场四周交通环境、地下环境以及四周建筑影响下,该站点属于地铁2号线站点中施工难度最大的站点。在前期的地质勘测过程中,我们发现海亮广场以及丰泰金翡丽广场在建设时为了施工稳固,两楼在基坑内都加设了用钢丝绳制成的锚索,而这些锚索均在站点基坑开挖范围内。若站点开工,大型器械遇到锚索无法正常作业。同时,由于海亮路口地下水位偏高,距离地面只有6米,因此在施工作业期间,我们计划施工人员要穿上潜水服进入锚索位置处将其剪断来解决此问题,但这对于工人来说,施工难度很大,且会拖延工期。”

难点二:

交通压力大 管线改迁难

由于锡林南路海亮广场路口属于交通、文化经济中心地带,位置特殊,所以计划用半幅盖挖逆作法施工,即整体站点一半进行车辆通行,另一半施工。按照施工方案,首先将从路口西半幅封闭施工,施工期间将占用7条机动车道,东半幅路段临时扩建2条机动车道以及1条非机动车道,待西半幅施工完毕后再封闭东半幅车道。同时,海亮广场站覆土埋深3米左右,在这3米空间内,布置包括强弱电箱涵、雨水箱涵以及给排水箱涵。在施工过程中如果不慎触碰电路管网,整个海亮广场以及丰泰金翡丽广场将会造成大面积停电,所以前期管线迁改难度大。

杨海滨说:“由于现实情况,我们不能进行大幅度管线改迁工作,只能一点一点进行,与路面施工一样,将一小部分管线改迁完毕后再逐步改迁其他管线。”

难点三:

周边老旧房屋需加固

杨海滨介绍,该站点属于盖板施工作业,盖板需要搭建在具有支撑点的位置上,以保障盖板不会沉降。但海亮广场东侧有部分老旧房屋,在施工过程中,部分土方会形成一个沉降槽,位列槽内的建筑物会有轻微下陷情况,而这些老旧房屋一半在槽内,一半在槽外,施工开挖后,势必会出现两位置高低不均而导致的楼体拉裂现象。“在施工进场之前,我们要对这些老房屋进行检测评估,并对这些老房屋进行加固等措施。”杨海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