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市新世纪高中校长 杨君

秦皇岛市新世纪高级中学成立于2000年5月,是河北省秦皇岛市教育局直属公办普通高中,2003年被评定为河北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占地153.4亩,总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现有在职教职工196人,教学班42个,在校生2009人。学校办学特色突出,是国家级青少年篮球俱乐部会员学校、河北省高中阶段高水平运动员训练基地、河北省优秀传统体育项目学校、河北省对外汉语示范学校、河北省对外交流示范学校,先后获得河北省园林式单位、河北省语言文字示范校、河北省优化学生心理项目实验学校、河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河北省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集体、河北省教育系统志愿服务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新一轮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启动后,开展生涯规划教育成为每一所高中学校的紧迫任务。我校利用先发优势,提前谋划、积极探索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建设和实施,2015年10月我校被批准为“河北省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实验学校”,2017年9月我校“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研究”课题被河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审批立项为“十三五”规划课题,2019年我校田学峰书记被秦皇岛市教育局确定为“秦皇岛市田学峰高中生涯规划工作室”主持人,以实验项目为契机,以课题研究为依托,积极发挥生涯教育工作室优势,通过项目带动和课题引领,推进高中生涯教育课程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一、抓课题引领,重团队建设,整体规划提供强力保障
(一)明确任务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普通高中教育应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要求,高中阶段处于生涯探索期,是自我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生涯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生涯意识,逐步建立系统化的自我认知,提升生涯能力。我校的办学理念是“做最好的自己”,依赖于自我概念的建立。正是基于这样一种“为学生未来发展负责”的教育使命和情怀,我们明确以“成长并为未来做准备”为生涯教育的主题。抓住生涯教育实验校项目机遇,确立了“项目带动、课题引领、整体推进”的实施策略。以课题研究为依托,做真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以课题引领生涯教育课程建设和改革。
(二)建设骨干团队。我校将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建设纳入学校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并以此为突破口,将“生涯课题”研究列入学校重点工作目标,全校动员,整体推进,激发全体教师参与生涯教育研究的热情,各学科骨干教师积极主动报名参加课题组。学校统筹协调成立专门的教育科研团队,校长、书记、业务校长担任课题组主持人和主研人,课题组现有骨干成员成员23人,人员组成覆盖学校10个学科及多个教育教学处室,由教务、德育、科研、年级等业务处室负责人和优秀班主任组成,全部是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骨干。此外,2019年6月我校以课题组主要成员为骨干组建成立了学校“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并明确由该指导中心具体负责生涯教育课程建设的实施。
(三)加强师资培训。生涯教育是新兴学科,缺少专业教师,基于此种现状,我校将培养专业师资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先后选派多名骨干教师参加生涯规划师认证培训,积极参加“青少年生涯教育联盟”“河北省青少年职业生涯发展研究会”专业研讨活动,课题组骨干成员几乎全部参加过外出培训。据初步统计,课题立项两年来我校直接用于生涯教育师资认证培训的资金已经超过10万元,参加生涯研讨交流活动的资金超过15万元;先后有8名教师取得国家认证生涯规划师资格,5名教师取得GCDF全球职业规划师认证。外出学习的教师归来后,在校内进行二次培训,力求做到一人学习,全校受益。学校坚持每年暑期对新高一年级全体班主任、生涯学科任课教师进行全员校本培训。“田学峰高中生涯规划工作室”在我校挂牌成立,使我校生涯教育师资建设又有了新的平台。
二、抓机制完善,重组织实施,研教同步推进课题研究
(一)立足校本,研教同步。结合学校实际,坚持问题导向,课题推进新高考改革实施。生涯课题研究与生涯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突出实践性和针对性。参与课题的教师,其研究工作和日常教学工作同步进行。生涯教育学科列为学校必修课,学校出台制度保障课时和师资,生涯课题组和生涯业务工作组合一,生涯教育重点工作由课题组专题研究推进,明确每名骨干成员承担课题研究的具体任务。通过集体备课、校本研发、研学旅行、选科走班、志愿填报等任务驱动,聚焦重点,引领解决我校生涯教育课程推进中面临的突出问题。
(二)总体设计,分项落实。从课题总体研究计划方案入手,围绕阶段性目标,分解课题研究目标和内容,确定各阶段任务。根据课题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我们将总课题分解成15个子课题,每个子课题均成立了独立研究小组,设置了中心负责人。课题组先后召开了课题论证会、学习交流会、进展调度会、行动推进会等研究活动会议,积极调度推进实施,规范研究过程管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总结成果与应用推广有机结合,通过示范引领,边实践、边总结、再实践,进而逐步深化。
(三)构建生涯教育课程体系。为了规范开设生涯教育必修课,2018年7月开始,我校有生涯规划师资格的课题组成员组成了生涯学科备课组,把每周二下午确定为固定时间进行集体备课。生涯教育课以学科课、专题活动课、社会实践体验课、学科融合课及个别咨询多种形式开设,以专题课程的方式呈现,每周每班1课时。高一年级以学科课为主,结合社会实践体验课,以选科为重点目标;高二年级以团队辅导课为主,以制定个人学涯计划方案为重点目标;高三年级个别咨询和团队辅导课相结合,重点是目标管理和志愿填报指导。全新的生涯教育课给学生们带来了全新的认识,越来越被学生接受和喜欢,这门课已经成了老师、家长和学生谈论的热点。
(四)探索学生发展测评系统。与“优彼志愿”合作开发学生发展测评系统,指导学生全员使用生涯测评工具,以生涯资源库为辅助,经常性举办家长生涯教育沙龙,成立生涯教育社团,实现学校智慧管理、教师智能教学、学生自主学习、家长辅助参与等多角色功能应用,家校共育多方面共同见证学生成长。
三、抓重点突破,重创新实践,直面问题服务高考改革
(一)自主研发编写生涯校本教材。生涯课题组提前谋划,于2018年5月成立生涯校本教材编写小组,在广泛学习的基础上,立足于我校学生实际开展生涯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校本教材结构设置上分为上、下两册,按照“知己—知彼—决策—行动”的思路,以专题课程的形式呈现,上册侧重生涯唤醒及内生涯的探索,下册侧重外生涯的探索及决策行动,目前两册已顺利完成,作为生涯教师上课的教学资源,并将在课程实践中进一步修改完善。
(二)周密策划和实施生涯教育活动。生涯教育从学生进入高中的第一天开始。在新生入学注册报到时,我校组织开展高一新生生涯教育基本信息调查,对每名新生进行一对一的生涯问题收纳面谈。假期安排学生完成生涯人物访谈、社会职业体验、走进大学访谈大学生等社会实践作业。征集事业成功的家长和校友为特聘讲师,定期举办生涯人物事迹报告会。在生涯理念下每学期最少组织一次研学旅行活动。邀请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学霸公益教育团队”,解读各专业核心课程与高中学科的关系,专业探索面对面,提前让高中生与大学生衔接。
(三)高度重视升学指导教育。高考志愿填报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最关心的话题,也是生涯教育的内容目标之一,我校分别在高一年级新生第一次家长会、高二年级选科后,高三年级第一次考试后、高考结束第二天、高考分数公布当日等重要的时间节点,面向学生和家长举办多层次的高考志愿填报讲座。同时我校还承办河北省高招咨询会,让考生与大学招生办面对面沟通。除集中讲座外,我校生涯课题组还面向全体高三毕业生提供高考志愿填报个别咨询服务,深受考生及家长的好评。
(四)积极探索选科走班策略。新高考改革的难点之一是选科走班,这也是我校“生涯立项课题”的课题研究目标之一。我校将指导选科列为高一年级生涯课的重点任务目标。学科课重点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内生涯探索,生涯实践体验课帮助学生进行专业职业的外生涯探索,有针对性的组织选学学科讲座和学法指导。依托学生发展测评系统,结合学科兴趣、能力和职业兴趣、多元潜能倾向测量评价,学校先后组织高一学生进行两次模拟选科和一次正规选科,在“3+1+2”模式模拟选科过程中,生涯教师及时以反思和分享的形式进行点评,指导学生科学合理的确定选考科目。安排生涯教师进行个别咨询,对选科有疑问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开放性地专业解读,帮助学生在自我认知中建构出更多的可能性。目前,我校新高考起始年级选科走班教学秩序顺畅,运行平稳。
2019年3月,我校承办“秦皇岛市高中生涯教育现场培训会”,重点展示我校推进生涯教育实验项目和课题引领生涯教育课程建设的经验做法,在全市推广借鉴。我校多次选派骨干教师为全市各高中学校生涯教育学科送课示范,指导生涯教育学科建设。2019年9月,河北省教育厅有关领导到我校调研高考综合改革推进情况,全方位了解我校生涯规划课程建设、选科走班运行做法,对我校课题引领生涯教育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给予充分肯定。
生涯教育的灵魂是梦想教育,帮助一个人建构梦想、实践梦想、拓展梦想,建立追求梦想的信心。在生涯教育中,我们愿做探路者,面对新的形势,不断总结经验,发挥“先行一步”的优势,继续坚持项目带动和课题引领,依托“河北省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实验学校”项目,充分发挥“全市高中生涯教育工作室”的示范作用,继续完善生涯教育课程体系,建成全市生涯教育师资培训基地,为推进全省高中生涯教育课程建设和改革做出更大贡献。
2019年12月8日
备注:2019年12月8日杭州全国中学生涯规划教育学术年会,秦皇岛市新世纪高级中学获得“全国学校生涯规划教育先进单位”,本经验材料大会典型交流发言。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