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张冰清 通讯员 应晓燕
有心的市民可能早就注意到,位于杭州古翠路的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悄然立起了一栋全新的门急诊大楼。

10月30日,省立同德医院将举办第十二届“同德国际学术周”开幕式,新门急诊大楼敞开怀抱迎接国内外医学大咖前来交流学术、碰撞智慧的火花。
本次同德学术周活动主题是“中西融合,传承创新”,内容包括院士专家综合学术论坛、精准医学与临床前沿、脑科学与中医药、中医药研发与转化、现代医院管理等5大板块21个论坛,国内外253名专家受邀展开学术交流,为国内外同行提供一个相互交流与协作研究的良好平台。
门急诊顶楼设置停机坪
急救开辟空中生命通道
10月5日,5.2万余平方米的新门急诊大楼已投入试运营,本周六将正式和市民见面。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副院长黄飞华教授说:“这是一栋有温度的人文建筑,一栋会呼吸的绿色建筑,也是一栋智能化的现代化建筑。”
新门急诊大楼内部有四个通高的内庭院,将绿色景观融入到就诊环境中。患者穿梭在花园中,绿植环绕、头顶蓝天,耳边是舒缓放松的背景音乐,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医院。
大楼以医疗街作为“生态轴线”串起各医疗单元,形成以患者为中心的合理布局,设立了国际保健中心、国际医疗门诊、中医日间诊疗中心、睡眠医学中心,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体现医疗服务的特色化。

作为国家中医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和紧急医学救援基地依托医院,大楼的顶楼设有医疗急救停机坪,成为全国第一家拥有医疗急救停机坪的中西医结合医院。
急诊科主任李海林说,停机坪的设立为急危重患者开辟了一条空中生命通道,空中救援高效便捷,将大大提高急救质量。
另外,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采血流水线系统、智能体检导诊系统、智慧导航系统等信息化建设,也让就医环节更精准高效。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党委书记柴可群教授表示,新门急诊大楼以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为出发点,着力增强人民群众改革获得感幸福感,“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新门急诊大楼的投入使用也标志着医院的高质量发展进入新阶段、谱写新篇章。”
成立国医大师工作室
建设高质量人才队伍
本次同德学术周大咖云集,不仅有来自美国南加州大学凯克医院、意大利罗马圣菲利普·纳里医院、日本国立癌症中心等医疗机构的外国专家,还将有国内知名中医大师现身。
开幕式将举行高端人才引进聘任仪式,此次医院引进了国医大师熊继柏,国家杰青、北京大学屠鹏飞教授,并设立熊继柏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
依托传承工作室,国医大师熊继柏将定期来医院授课、门诊,为浙江患者提供优质的中医诊疗服务,同时指导年轻医生的临床工作。
柴可群书记介绍,“医院从2010年开始实施同德‘520’人才引进和同德‘111’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柔性引进机制,推出首席专家制。通过外引内培,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和优化,确保了医院发展的生机和活力。今年又推出升级版的人才引进和培养工程。”
目前,医院一共柔性引进院士、国医大师、著名专家15名,引进和培养学科带头人或骨干300余名,选送了200余名中青年骨干赴国外著名高校、医院进修学习。
此次学术周还将启动新一轮高峰学科建设,评选出中西医结合肿瘤学、精神卫生学、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列入院高峰学科建设计划,8个学科成为培育学科。
整理出版中医古籍文献
发扬传承浙派中医精华
近期,浙江省委、省政府先后发布《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和《浙江省中医药“十四五”规划》等文件,指出“加强中医药传统文献研究,编撰‘浙派中医’系列丛书”和“强化中医药古籍医籍精华保护与研究利用,完善学术、学派、学科传承”等工作。
学术周开幕式上,在原中医文献信息研究所的基础上成立中医药文献研究院。江凌圳研究员介绍,研究院承担了《中华医藏》、重大古籍专项、浙江省中医药现代化专项“浙派中医系列研究丛书编撰工程”等任务。
“浙派中医系列研究丛书编撰工程”分原著系列、专题系列、品牌系列三大板块。目前原著系列第一辑11种已正式出版,开幕式上将进行新书发布,这将为我省中医学史及“浙派中医”的研究增添浓重一笔。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此外,占地61亩、总建筑面积7万余平方米的青山湖科创园区已经全面结顶,将于2022年建成投入使用,搭建面向全省、辐射全国的中医药协同创新与转化平台和中医药科研公共服务平台,全面提升中医药传承创新能力。
柴可群书记说,近年来,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在新征程上,医院将继续坚持医院公益性,坚持中西医并重,强化体系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全国一流中西医结合研究型医院、全国一流重点中医药研究院、全省精神卫生医疗科研教学中心”,为我省打造“重要窗口”,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为建设健康中国、健康浙江和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省作出新的贡献。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