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随着我国海军装备快速发展,已经装备了一大批先进的各型战舰,不过这种下饺子式的发展并没有停下来。中国海军即将在2023年迎来新一轮造舰潮。目前的主力水面作战驱护舰054A、052D和055都迎来了下一型迭代版本,分别是054B、055B和052DM。这些个先进驱护舰,在未来的生产量都不会少于10艘。
中国海军驱护舰的规模还将会扩大
目前看来,中国海军的驱逐舰总数为48艘,其中有4艘956E/EM和2艘051C、1艘051B和2艘052型驱逐舰不是盾舰,现役盾舰数量已经达到了39艘;此外,还有2艘055型驱逐舰尚未服役。
经过多次改进的053H3型护卫舰
而中国海军的中型护卫舰一共有三型40艘,分别是8艘053H3型护卫舰、2艘054型护卫舰和约30艘054A型护卫舰;此外,还有2艘054A型护卫舰尚未确认服役。可见,目前中国海军具有区域防空能力的驱护舰总数达到了76艘,只有052型驱逐舰、053H3型护卫舰和054型护卫舰尚不具备区域防空能力。中国海军已经成长为一支颇有作战力的劲旅,可以有效地防卫中国中近海。
但目前可以肯定的是,新一代054B型护卫舰已经开工,055B大型驱逐舰正处于筹备阶段,而052DM型驱逐舰也即将进入开工阶段,订单一批次就下了7艘。可见,中国下一轮造舰潮即将开始!这一轮造舰潮的目标,首当其冲的便是替换掉所有不具备区域防空能力的老式驱护舰,一共有12艘。处理了这些老式舰艇、实现海军现代化目标之后,下一步动作便是继续扩大中国海军的作战舰艇规模了:毕竟无论是中近海防御还是走出中远海,对于中国海军来说都相当重要。
参考此前056型护卫舰一口气退役转隶22艘、054A型护卫舰再下20艘订单的传言来看,中国海军中近海的主要防卫力量已经开始交由中型护卫舰进行,而像056A这样的轻型护卫舰建造之初的任务定位已经过时。在未来,它们将会变成穿梭在东海、南海各岛屿的“打杂舰”“勤务舰”,而极少负担作战任务。
毕竟,中国海军已经开始“走出去”了。每年分批次派出军舰到亚丁湾进行护航,比如近年来频频绕日本诸岛巡航,还一路远巡到了阿留申群岛,亦或者是在今年驰援南太平洋深处的汤加王国,都需要排水量大、续航能力强的驱逐舰来执行。
亚丁湾护航的中国海军舰艇
护卫舰虽然也能勉强胜任这样的任务,但毕竟中型护卫舰的主要作战方向并不在此,而是为航母、两栖攻击舰护航,加之考虑中近海的反潜、巡逻任务,基本是海洋卫士的存在;不过,护卫舰一般还负担着另外一项重要任务:中国在目前就拥有吉布提这一海外基地,还需要在亚丁湾进行巡航,未来的护卫舰可能会主要负担着前出到吉布提、亚丁湾等地区的任务。

网友设计的新型护卫舰想象图
所以,054B型护卫舰的设计将会更加偏向远洋巡航。据悉,054B型护卫舰将会拥有5000~6000吨的满载排水量,基本与欧洲各国现役护卫舰一致;同时,还将装备新一代冷热共架导弹垂直发射装置,可以发射最大射程达到200公里的海红旗-9B型防空导弹、最大射程达到500公里以上的鹰击-18亚超结合反舰导弹,但主要可能是为发射最大射程达到70公里的海红旗-16C型防空导弹或是新一代“一坑四弹”形式装填的中程防空导弹。
目前看来,052DM型驱逐舰的首批次订单为7艘,这也是基于中国海军现役25艘052D型驱逐舰的考虑。未来,052D系列可能不会有幅度太大的跨越式发展,但会对上层建筑有所修改,将会换用与055B型驱逐舰相当的雷达、电子设备,以及换用新一代的舰空导弹。哪怕达到与美国海军标准-3防空拦截反导导弹这样的水平,我们也不会感到意外。
虽然目前052D型驱逐舰已经建造了逾四个批次共25艘舰,但在未来,052D系列驱逐舰必须会拥有至少达到32艘甚至以上的总数,以此来确保三大舰队甚至未来的“四大舰队”都拥有充足的次主力驱逐舰够用。作为一款性能优异的通用驱逐舰,052D系列的驱逐舰能够执行多种任务,也是我国航母战斗群的主要力量。
大型舰艇的需求依然很大
考虑到055型驱逐舰的首批次建造数量就已经达到了8艘之多,这意味着中国海军对055型驱逐舰的需求相当迫切。这不光体现在开工之初盾舰数量的稀少上,还体现在战斗力的需求上:单艘055大型驱逐舰能够发挥出2.4倍于052D型驱逐舰的战斗力。而且,中国大连、江南造船厂啃下了同时开建8艘055大型驱逐舰的硬骨头,055大型驱逐舰的大量建造已经相当成熟。
055B大型驱逐舰的首批次建造数量,也至少在8艘甚至以上。船电设备必然会进行一定的发展,还要增删一定的设备。至于综合全电推进系统、电磁主炮和激光副炮这一些先进设备是否会上舰,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验证:毕竟各国都不敢打他们都已经完全成熟的包票。对于军舰来说,还是稳妥一些好,不然就会出现英国海军6艘45型驱逐舰日常“趴窝”的窘境。
在未来,055B大型驱逐舰还具备着彻底替代052D型驱逐舰的潜力。经过了四代迭代发展,052D的经济、成熟十分适合现在的中国海军,但是这也意味着052D型驱逐舰的船体改装潜力已经被挖掘殆尽。全新舰体设计的055系列大型驱逐舰虽然更加昂贵,但整体作战实力远要较052D型驱逐舰强悍,中国的经济实力毕竟也在同步发展,所以055大型驱逐舰更加适合未来的中国海军。
近几年,互联网论坛上充斥着“形势严峻”的问题。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的崛起,国防压力也随之增大。美国虎视眈眈,“四方安全对话”和在中国近海的“自由航行”让我们实在无法忽视这样的威胁。形势确实是严峻,只有增大先进舰艇、先进战机的建造数量,才能对冲掉严峻的形势:哪怕战争就在明天爆发,中国海军也有着十足的话语权拒敌于国门之外。
中型护卫舰的同时服役数量,至少要达到50艘以上。这代表着054B型护卫舰在未来可能需要建造18艘以上,这才能确保替换现役的所有053H3型护卫舰;驱逐舰的同时服役数量,更是需要达到60艘甚至更多:中国海军目前拥有3艘航母,而每艘航母组成的战斗群至少需要5~8艘驱逐舰、2~4艘护卫舰编成。这一下就占据了15~24艘驱逐舰、6~12艘远洋护卫舰。对于中国中近海的防御来说,剩下的45~36艘驱逐舰、46~28艘护卫舰的调度实际上还是有些捉襟见肘的。
更何况,未来中国还将有更强大的航母服役,基于075型两栖攻击舰编成的两栖打击大队也需要占用不少的舰艇。所以,造舰这一项大工程不是短期内就能完成的,而后就一劳永逸。这一轮造舰潮启动已是势在必得,却也昭示着中国海军的“下饺子”在未来将会“停不下来”。毕竟一轮造舰潮的开始,也就代表在30~40年后将会迎来一轮退役潮:首艘054A型护卫舰在2008年投入现役,首艘052D型驱逐舰在2014年投入现役,首艘055型驱逐舰在2019年投入现役,那么这就意味着它们将会分别在2038年、2044年、2049年左右宣告退役。届时,换装的压力将会更大。
小结
中国虽然是一个陆权国家,但是海权一样需要重视。陆权是“内循环”的根本,海权则是“外循环”的根本。只有海陆权并重,才能更好地贯彻实施中国“国际国内双循环”的经济发展目标。而海权的体现在于海军的作战实力和整体规模,唯有不断地强军,才能确保这一宏伟经济发展目标的推进、实施。可以预见的是,在不久以后,中国就会面向太平洋进军,时不我待!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