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中国的典型国情是“人口规模巨大”。七普数据显示,我国人口总数为141178万人。现在,生活在高收入国家的人口占全世界的比重约为16%,中国人口占全世界的比重约为18%。如果中国14亿多人口整体顺利跨过高收入国家门槛,全世界生活在高收入国家的人口就要翻一番多。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意味着什么呢?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意味着必须维系团结统一。我国自秦汉以来就是一个大一统国家。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列强入侵,中央政府控制能力渐弱,到了民国时期,演变成军阀割据状态。中国共产党经过28年浴血奋战,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邓小平同志指出,“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必然四分五裂,一事无成”。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曾赞叹说,历史上没有其他力量能像中国共产党一样将亿万中国人民团结成一个政治单位。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意味着必须协调好内部各种利益关系。人口规模巨大,再加上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导向的改革向纵深推进,人民群众的利益关系越来越复杂,亟待正确认识和协调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从而能防止西方国家出现的执政党被利益集团所“俘获”的现象。在共同富裕上,中国共产党既反对搞“福利主义”那一套,又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领域精准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兜住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在对待资本上,中国共产党既能做到为资本设置“红绿灯”,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又能做到支持和引导资本规范健康发展。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意味着必须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变化,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冲击,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在科技创新上,要推动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将科技创新放在能不能生存和发展的高度加以认识,集合优势资源,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努力甩掉卡脖子的手。在市场资源上,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建立起扩大内需的有效制度,使建设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成为一个可持续的历史过程。在初级产品供给保障上,要将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作为一个重大的战略性问题。要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领域节约行动。要增强国内资源生产保障能力,明确重要能源资源国内生产自给的战略底线,要加强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制度建设,在关键时刻发挥保底线的调节作用。在农产品供给上,要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中国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

(作者:王敏,单位:中共深圳市委党校光明分校;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