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犯

“你们应该知道,你们不想让李亨浩死吧?哈哈哈.......”

“我给他吃了药,因为我遇到他的时候,他就已经感冒了”

“他正在睡觉,你们听好,请打开汽车的后座,而且要让灯亮着”

10000人次的警力,400多位嫌疑人,87份声音以及笔迹样本,跨越16年直至诉讼时效期届满,这个故事是这样开始的!


1991年1月29日,韩国首尔著名的富人聚集之地江南区发生了一件日后震惊全国且至今都悬而未决的失踪案。

岬鸥亭公园

9岁的男孩李亨浩周五放学后如往常一样走路回家,在学校与家之间有一个叫做岬鸥亭的公园,这是附近的孩子经常玩耍的的地方。平日里的李亨浩也会在放学后停留在岬鸥亭公园玩耍,但并不会太晚。可这一天,家中的父母等到晚上七点多也没有等到儿子回家。

在焦急等待和周边搜索都没有效果之后,身为中产阶级且都在媒体行业供职的父母选择了报警。在报警的第二天,家中忽然接到了一个神秘男人的打来的电话。表明是自己绑架了李亨浩,并且开价两亿韩元(约相当于当时的人民币120万)。

那个男人的声音低沉但显得比较年轻,在之后的44天的时间里,绑匪不断更换了13个不同的号码向李亨浩父母打了共计87次电话,在电话中各种嘲讽,威胁和试探。

警方根据电话的内容和口音推测该男性绑匪年龄大概在30-40岁之间,身高大概170左右,说话中带有首尔和全罗南道的口音,并且认为该男子有较高的智商和心理问题,并且不排除与李亨浩父母有过矛盾。

甚至有推测该男子就是警察或者之前从事过警察工作。因为曾经有好几次差一点将其抓获,但都被他一一逃脱。


1月29日晚上11点,李亨浩父亲接到了绑匪的第一通电话。表明李亨浩就在自己手上,并要求其两天内准备好两亿韩元。

1月30日,李亨浩的母亲接到电话。

“这边是瑞草区的警察局,请让你旁边的警察听电话。”

此时幸好身旁的警察识破了绑匪的试探,随即向李亨浩母亲使了个眼色,其母亲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便回道。

“我这里是民宅,并没有警察,你打错电话了吧”

而后,绑匪打电话给李亨浩的父亲,让其带上赎金去金浦机场国内航站楼的停车场等待下一步通知。李亨浩的父亲也不敢耽搁,随即去往机场,怎知才刚到机场,又接到了电话,绑匪让其到首尔的市政厅去。之后交赎金的地方反复得更改。在最后一次更改地点后,绑匪就不再打电话来了。警察觉得这是在观察李亨浩父母是否已经报警。

2月1日,绑匪再次打来电话,让李亨浩父亲带着赎金再去金浦机场的停车场,不出所料,绑匪还是没有出现。

当晚,绑匪再次给出一个地点忠武路的一家书店前,并要求把车停在店门口,车辆不能锁门,李亨浩的母亲按要求到了店门口,这次绑匪依旧没有出现。

2月13日,绑匪继续要求把赎金放在奥林匹克大道的第一个栏杆旁,这一次绑匪终于拿走了赎金,但是这次李亨浩父亲在箱子里放的都是白纸,而在放置好箱子后,马上就有一辆车,迅速的驶过并拿走了箱子,时机十分精准。这导致了在周围布控的警察没能将其抓住。

2月14日,绑匪在发现箱子内装的是白纸后,愤怒地打来电话威胁,不过这也是绑匪的最后一次来电。

2019年3月13日,在被绑架后的第44天,李亨浩的尸体在一个下水道被发现,之后法医尸检结果表明,李亨浩在被绑架的第二天就已经死亡。其胃中发现了前一天吃过的食物还没有完全消化。

2006年1月,该案件已经超过了韩国法律所规定的15年诉讼时效。所以警方也不再追查。凶手也依旧逍遥法外。


这起案件被誉为韩国三大迷案之一,后又被改编成电影《那家伙的声音》。在电影大卖的影响下,许多民众要求延长时效。于是在2007年8月底,韩国最高法院宣布,此案的追诉时效延长,警察得以继续追查。

但是,由于此案的线索较少,嫌犯又十分狡猾,并且不排除有同伙的可能性,时间又相对久远。所以想要找到凶手,难如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