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读者陈女士:最近我看到媒体报道,浙江有一名女子出了车祸后意识不清,忘记银行卡密码,导致提取卡里10余万元治病钱时遇到难题。有些中老年人在生活中很可能遇到类似的情况,请问应该怎么办?

“有事您言语”专栏记者:本市银行业人士李婷介绍,如果中老年人因突发疾病导致出现忘记银行卡密码、难以提取现金等情况,有多种方法可以应对。由于不同银行的政策会有不同,出现这类情况后还需及时咨询开户行。

通常情况下,像改密码等必须由本人办理的业务,如果本人因为生病、残疾、出国等特殊情况,不能到场办理,可以委托代理人代办。代理人要提供一些证明文件,经银行核实确定后办理。这些证明文件,包括代理人和被代理人的有效身份证件,被代理人出具的授权委托书等。

如果被代理人因为患重症等特殊情况,无法出具授权委托书。那么代理人要提供相应的诊疗证明、亲属关系证明,还需出具经过公证的承诺书和委托书。承诺书和委托书均应由代理人和与被代理人财产有利害关系的人(有权继承财产的人)共同出具。承诺书内要包含所有出具人员的姓名、性别、证件类型、证件号码、住址、病人情况、账户情况等信息,以及发生纠纷后银行不承担任何责任、由代理双方自行协商解决等文字内容。出具委托书的目的,在于确认代理人已经过所有具备继承权的人的授权。此外,还有很多银行开通了便民服务,核实当事人提供的相关材料和医院证明后,账户内的钱款可直接划到院方。

中老年人日常可以把银行账户、密码等信息写出来妥善保管,或存在电脑内,以便遇紧急情况后,子女、亲友可及时办理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