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龄单身青年问题,关系社会稳定,关乎民生福祉,是群众关心、家庭关注、社会关切的民生大事。为进一步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围绕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费县薛庄镇探索实行“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志愿服务”模式,改革政府职能,优化服务流程,创新工作机制,聚力解决农村大龄单身青年问题,为社会治理水平提升趟出新路子、探索新路径。
探索改革路径,优化服务流程
深入开展调研,找准问题根源。镇党委、政府将解决大龄单身青年问题作为全镇重要服务事项改革项目,成立大龄单身青年问题专题调研班子,深入全镇8个工作区、82个村,召开座谈会议7次,走访群众200余人,特别是与34名大龄青年进行面对面交流,深入分析大龄青年的群体状况,找准了“底数不清、渠道不宽、口袋不富、住房不优、本领不足、家底不厚”等六个方面的突出问题,找准了大龄青年问题根源。
改革部门职能,主动认领任务。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群众到镇找服务为下沉村居社区搞服务,围绕托清底子、提升本领、引领致富、基础保障等解决大龄青年问题的重点任务,研究制定了费县薛庄镇解决大龄青年问题革新部门职能规划10 条,由镇民政所、派出所、工青妇、党建办、人社所、经济发展办公室、辖区金融机构、工作区和社区村居主动认领,工作职能得到强化,相关任务进一步细化,服务流程全面优化。
创新工作机制,强化保障措施。一是创新领导推进机制。成立由镇党委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镇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常务副组长、相关领导成员为副组长,有关部门和工作区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工作推进领导小组,成立工作专班,定期召开专题会议,构建强力领导机制。二是创新联席会商机制。主动对接团县委、妇联、农业农村局、商务局、民政局等县级业务部门,大力争取政策指导、业务帮扶、资金倾斜。三是创新组织“结对帮包”机制。发挥基层党支部书记、村“两委”成员人头熟、人脉广、威信高的优势,每人结对帮包几名大龄青年。同时,将村党组织当“红娘”形成制度,把化解大龄青年问题,明确纳入每月20日村级党员大会议事日程。
落实改革任务,高效联动推进
定期排查摸底,让底数清起来。由镇民政所、派出所等部门负责,对全镇大龄单身青年分年龄段进行精准摸底,并对人员具体情况进行统计汇总和分析,实行动态管理,充实“数据库”,组建“薛庄镇一家亲—联谊群”,搭建交友“连心桥”,邀请全镇摸排的单身大龄青年进群,目前群组成员达到178人。
组织开展活动,让渠道宽起来。针对农村大龄单身青年相亲“见面难”问题,积极组织开展“费县乡村振兴青年志愿服务队成立仪式暨新华泰杯薛庄镇首届青年联谊会”活动,首届活动吸引了100余名适龄单身青年踊跃参与,现场通过丰富多彩的互动小游戏,让单身青年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展示自我、加深了解,最终3对成功牵手。同时,高标准打造“相亲角”1处,为大龄单身青年提供相亲交友固定场所,真正解决大龄单身青年“见面难”问题。
精准分类施策,让口袋富起来。对农村单身大龄青年,根据实际情况,精准分类帮扶,靶向解决问题。对于遵纪守法、弘扬美德、诚实守信、积极向上等口碑良好但家底不富的大龄单身青年,借助美德信用转化机制,根据积分积累情况,联合金融机构在无抵押贷款、“无感授信”等方面予以专项扶持,目前发放资金30余万元;对于颜林、昌国、胜粮等瓜菜资源比较丰富区域,通过联系电商团队线上直播带货方式,促进周边种植瓜菜大龄单身青年增收致富,今年同比增加收入2.5万元。
政府规范引导,让住房优起来。对接镇内商品房开发商,以镇政府名义签订框架协议,对单身大龄青年购房予以优惠保障。联合出台优惠政策,凡符合刚需住宅条件的,均可在中心社区购置住宅楼,采用货币购买的按成本价予以供给;对资金紧张的,可用宅基地置换楼房方式,按宅基地面积置换不同面积的楼房,对差价及时补偿。目前在薛庄社区、马头崖社区、昌圣社区3个中心社区集中建设销售一批“保障房”,让符合刚需住宅需求的单身大龄青年“有房源、能购买、得实惠”。
联合开展培训,让本领强起来。针对单身大龄青年“本领不强、致富无路”问题,邀请青岛理工大学(费县校区)、县农业农村局、商务局等部门开展技能提升培训,增强单身大龄青年“内生动力”,引导解决自身问题。精准对接青岛理工大学费县校区,正在征集个人意愿强烈的单身大龄青年报名参加技能专修班,通过参加校区专门开展的机修、电焊、厨师等专业培训,快速高效掌握“一技之长”;邀请农业农村局农科专家“下乡问诊”,组织单身大龄青年赴农广校专班学习,邀请商务局组织开展系列电商等方式。截至目前举办各类培训班5期次,全镇受益大龄青年达320余人。
系列政策兜底,让家底厚起来。一是提供专项创业贷款。对11名创业意愿强烈的单身大龄青年,协调金融机构,开通年限三年、申请额度为20万元的财政贴息贷款(贴息2厘)。二是提供便利就业服务。镇人社所和经济发展办公室对有技能、有创业意愿的大龄单身青年进行排查,由便民服务中心行政审批窗口进行沟通,可采取电话预约或上门服务的方式,办理相关营业执照审批业务。三是就业岗位优先保障。对符合低保、五保、残疾、贫困等其中一项条件,年龄为45-65周岁的大龄单身失业人员,优先录用为乡村公益性岗位人员。其中乡村岗享受600元/月,城镇岗享受1700元/月的补贴。目前我镇公益岗上岗295人。在职工养老保险方面,就业困难资格认定完成后,可享受退休前连续5年养老保险300元/月、医疗保险100元/月社保补贴。
确保改革成效,助力乡村振兴
解决大龄青年问题,必须准确把握社会发展的新方向、新机遇,抢占发展先机,走出一条创新变革之路,有效探索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的新路径。
领导重视是基础。任何工作,只有党委、政府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高度重视,转变观念,舍得投入,才能高位推动工作落实。费县薛庄镇将大龄青年问题的解决作为目前极端重要工作来抓,工作任务主要领导亲自部署,疑难问题主要领导亲自过问,重大事项主要领导亲自协调,事项进展主要领导亲自调度。同时将该项工作作为优先实施的重点民生领域,资金由政府兜底保障。
统筹规划是重点。大龄青年问题的解决,必须注重整体性、协同性、联动性,转变发展方式和工作中心,统筹规划,多头并进,明确改革的目标和方向。费县薛庄镇突出改革的全面性、系统性、协同性,克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弊端,重构镇域大龄青年综合服务体系,取得初步成果。
部门协同是关键。大龄青年问题涉及部门多,重点突破层次深,尤其是镇民政所、派出所、工青妇、党建办、人社所、经济发展办公室、辖区金融机构、工作区和社区村居等,都有具体职能和服务项目,必须强化部门配合,确保同心同向,才能形成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协同推进的新格局。
群众满意是目标。坚持站稳人民立场,维护人民利益,让人民群众优先享有改革发展的成果,是党和政府的职责所在,体现了党和政府的正确决策、职能部门的责任担当,大龄青年能够真正实现“底数清起来、渠道宽起来、口袋富起来、住房优起来、本领强起来、家底厚起来”,才是解决问题的治本之策、长远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