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的贾谊在《新书》中写道:“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一个人,如果他懂得给别人付出,相信他也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如果他能够造福别人,那他也会收获到一定的福气。
这就是“福祸相依”的定律。善恶终有报。对别人好,看似是自己吃亏了。可实际上,所有的吃亏,都会成为你“因祸得福”的开始。
我们总是认为“吃苦”这件事不好,便特别憎恨苦难,认为它比洪水猛兽还要恐怖。但是,所有的苦,都会为你未来的美满,铺好了一条满是泥泞的路。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指福与祸相互依存,互相转化。坏事可以引发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发出坏的结果。也就是说,在一定条件下,福能变成祸,祸能变成福。
有一位禅师说过,你能受得了多少苦,才能拥有多少福气。所以,在前往布达拉宫的路上,我们经常看到苦行憎,看到那壮观的朝拜。
悬崖边上的树木,不就是因为在天地当中经受了无数的摧残,最后坚持了下来,从而傲然于天地之间吗?
有句话说得好,当人走到谷底的那一刻,未来不管怎么走,都会走上坡路。
这就是《孙子兵法》里面的“投之亡地而后存,置之死地而后生”。
在“背水一战”当中,韩信大军被赵军团团围困,但韩信还是选择靠近河边安营扎寨。在他看来,敌将不过是轻狂的庸碌之辈而已,根本不足为惧。
面对如同一盘散沙般的赵军的攻击,陷入到死地的汉军奋起一搏,完全打出了“以一敌十”的气势,再搭配韩信出奇兵夺取赵军后方大本营的妙计,最后让韩信一战成名。
同样的道理,对于普通人来说,面临“困境”这件事,其实时有发生。只不过,我们该怎么应对,这决定了我们后半生的走向。
但还是要说,被生活逼得走投无路的那一刻,只要我们懂得咬紧牙关再坚持一会,或许曙光就会到来。
人生,最怕遇到“前有虎,后有狼”的局面。在这个局面当中,无论我们怎么选择,都会面临巨大的危机。
我们不妨问自己一个问题,让人处于进退维艰的境地当中,真的有好处吗?
其实,这就是一把双刃剑。能力以及心性差一点的人,或者说大半辈子都没有受过苦的人,只要他们一面对进退维艰的困难,相信他们就会选择放弃。结果,只能是悲剧罢了。
反之,能力以及心性特别强大的人,他们不仅在进退维艰当中挺了过来,而且挖掘了自己的潜力,那他们就是“潜力股”,前途无量。
孟子说过,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忠臣良将,也没有时刻威胁它,让它有危机感的敌人,那它就离灭亡不远了。
所有的进退维艰,都让人们有了危机意识。往往是这些危机意识,让普通人越活越成熟,越活越明智。
一个人,越想成就什么,越会失去什么。必然发生的,无法阻碍。既然如此,接纳它,以及改变自己的方向,那就可以了。
这世上有这么一种福气,我们称之为“劫后余生”。经历过灾难,而又存活下来的人,绝对是有着大气运的有福者。几十年,爷爷说走过村口的大榕树下,头顶的枯枝突然砸了下来。幸好爷爷走快了一步,不然没有我们这些儿孙了。
罗翔说过这么一句话:“若非命运的庇护,你早就没了,你所有的梦想,你所有对人生远大的一些规划,都是烟消云散,都是一个笑话。”
我们之所以能够安稳地生活下去,不仅依靠个人的勤奋,同时也有上天的庇佑。要知道,你所受到的苦,最后会化为你的福气,庇护你逢凶化吉。
仅此而已。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