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大年初七,《光明日报》头版以《秉千年史诗风骨 继万里诗国绝学》为题,对学校王沂暖、王兴先等三代学者64年来倾力研究抢救整理英雄史诗《格萨尔》的感人事迹进行了报道。请戳“阅读原文”阅读详细报道。

光明网报道截图

光明日报APP截图

◆ ◆ ◆ ◆ ◆

为了让大家对这篇报道中的王沂暖、王兴先等民大先贤有更多了解,小编整理了两位王先生的图文资料。

王沂暖先生

1931年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毕业,“九·一八”事变后任教于设在北京的国立东北中山中学。1938年赴成都,入西陲文化院任编辑,从此开始学习藏文并参加《藏汉大辞典》的初编工作。1942年到重庆北碚,任汉藏教理院讲师。1952年院系调整后调任西北民族学院副教授,1979年晋升为教授。曾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西藏佛教研究会理事、中国宗教学会第一届理事等职。1998年在兰州逝世,享年91岁。

主要著作有《春沐诗词甲乙稿》《王沂暖诗词选》《王沂暖诗词选二集》《藏族文学史略》,主编《藏汉佛学词典》;译著有《印度佛教史》《西藏王统记》《米拉日巴传》《猴鸟的故事》《玉树藏族民歌》《西藏短诗集》《仓央嘉措情歌》《格萨尔王传》的《降伏妖魔之部》《世界公桑之部》《卡切玉宗之部》等近20部,同时还译有《苏吉尼玛》《朗萨雯波》《卓娃桑姆》等5部藏戏,并校订《土观宗教源流晶镜史》《白史》等藏文史籍。

他是翻译和研究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的开创者之一,1957年开始参加《格萨尔》的翻译和研究工作,先后(独立或与人合作)翻译20余部(已出版17部),编写并出版了缩写本《格萨尔王本事》(与人合作),发表格萨尔学学术论文20多篇,翻译藏文典籍、古典藏戏剧本、寓言故事、藏族民歌等10多部,创作诗词1000多首,出版诗词选集2部。他与已故的藏族著名艺人华甲(1901~1975)在1957年合作翻译《格萨尔》(贵德分章本)。因藏文原本在“文革”中散失而成为珍贵的孤本,他因提出“藏族《格萨尔》分为分章本、分部本”的观点以及通过对《格萨尔》逐部、逐行地清数,认定“《格萨尔》确为世界最长的史诗”,而被学界所称道。他本人被誉为“格萨尔学泰斗”“格萨尔学奠基人”,为这部世界最长的史诗的发掘和传播,为我国“格萨尔学”的创立作出了贡献。

王兴先

王兴先,男,汉族,研究员,研究生(硕士、博士)导师,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常务理事,全国《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甘肃省《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西北民族学院《格萨尔》研究院名誉院长,《格萨尔文库》总主编。享受国务院津贴。曾多次应邀参加国内外举办的大型国际学术研讨会。1986年,因“在英雄史诗《格萨尔》的发掘工作中作出优异成绩”受到中国社科院、文化部、国家民委、中国民研会联合表彰; 1994年获英国国际传记中心“格萨尔学特别成就奖”。1997年由文化部、国家民委、中国文联、中国社科院联合授予有“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称号。中国格萨尔学协会、中国翻译协会理事。

王兴先先生的专著、编著、译著项目

1.《〈格萨尔〉论要》(专著);甘肃民族出版社1991年,2002年再版增订本; 1992年获甘肃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2.《〈格萨尔〉谚语集》(编著);

3.《格萨尔王传?分大食牛之部》(译著),与王沂暖合译,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6年;

4.《格萨尔王传?松岭大战之部》(译著)与王沂暖合译,甘肃人民出版社 1991年出版;

5.《格萨尔文库》,国家“九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任总主编,已出版三卷七册;《格萨尔文库》第三卷土族《格萨尔》上册与王国明合作,1998年获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第二届学术成果佳作奖;1999年获甘肃省首届“五个一工程奖”;第二卷蒙古族《格萨尔》第一、二、三册,分别于2000、2002、2007年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格萨尔文库》第一卷藏族《格萨尔》第一册1999年获“中国少数民族文字图书三等奖”;《格萨尔文库》第三卷土族《格萨尔》上册,1998年获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第二届学术成果佳作奖;《格萨尔文库》(一、三卷)于1999年获甘肃省首届“五个一工程奖”;《格萨尔文库》(一、二、三卷)于2002年10月获甘肃省教育厅“甘肃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奖暨社科成果一等奖”、2003年10月获甘肃省委、省政府“社科一等奖”。

王兴先先生发表的论文

1.《格萨尔》谚语试评 西北民院学报,1984年第2期

2.谈《格萨尔》战争描写的几个特点 西北民族研究论文辑,1984年

3.试析《格萨尔王传?卡切玉宗之部》“抑本扬佛”的思想倾向 西北民院学报,1985年第1期

4.《格萨尔王传》中的岭国历代王室之辨析(全国首届《格》会议论文)西北民族研究,1986年试刊号

5.《格萨尔王传》岭国三十英雄辨 西北民院学报,1986年第2期

6.藏族、蒙族《格萨尔王传》的关系及所谓“同源分流”问题 格萨尔研究(第二集)民间文艺家协会1986

7.《格萨尔》部分民俗的比较研究 西北民院学报,1987年第1期

8.土族史诗《格萨尔纳木塔尔》述论 格萨尔研究(第三集)民间文艺家协会1988

9.《格萨尔》在裕固族地区 民族文学,1988年第4期

10.《格萨尔》民俗特征浅析 西北民院学报,1988年第4期

11.裕固族《格萨尔》探析 格萨尔研究(第四辑),内蒙古大学1989

12.藏、土、裕固族《格萨尔》比较研究(首届《格》国际会议论文) 西北民族研究,1990年第1期

13.略论《格萨尔》崛起、奋发的民族精神 西北民院学报,1991年第2期

14.《格萨尔》中的古代藏族社会及其文化 西北民族研究,1992年第2期

15.关于建立“格萨尔学”科学体系的初步构想 西北民院学报,1993年第2期

16.《格萨尔》?藏密?人体科学(第二届《格》国际会议论文) 《格萨尔学集成》第四卷,1994年

17.爱国统一的思想是《格萨尔》史诗的主旋律 《格萨尔学集成》第四卷,1994

18.当代说唱的藏语口传本《格萨尔》语言研究的科学价值 四川省《民族论丛》第14辑,1995年

19.华日地区一个藏族部落的民族调查报告——山神和山神崇拜 西藏研究汉文版,1996年第1期

20.再论当代艺人说唱的藏语口传本《格萨尔》语言研究的科学价值西北民院学报,1997年第4期

21.裕固族《格萨尔》片段(二人合作,排名第二) 格萨尔学刊,1998年

22.藏族《格萨尔》与纳西族《董?术战争》(第四届格国际会议) 1996年7月4日,《格萨尔学刊》1998年版有内容提要

23.《格萨尔》中的古代藏族社会及其文化 挪威国际藏学会论文

24.一个藏族部落山神的调查报告 奥地利国际藏学会论文

25.《格萨尔》语言研究的科学价值 日本国际藏学会论文

26.藏学研究与西部开发 西北民院学报,2001年第2期

27.面向21世纪的中国格萨尔学 格萨尔研究(第五辑),民族出版社2001年

28.藏族、土族、裕固族《格萨尔》比较研究 中国裕固族研究集成,民族出版社2002年

29.裕固族《格萨尔》探析 中国裕固族研究集成,民族出版社2002年

30.藏族《格萨尔》中的个性化语言研究(第35届国际藏汉语言学会议论文)美国亚利桑那大学,2002年11月1日

31.《格萨尔》中的戎人考析(第五届格国际会议) 青海西宁,2002年7月22日

32.《格萨尔》与“格萨尔学” 甘肃科技,2003年12期

33.论析《诗经?大雅》中的《生民》诸篇 西北民大学报,2003年6期

34.高不可及的伟大诗人和人民艺术家:论格萨尔说唱艺人 西北民大学报,2004年6期

35.史诗与民族学研究 青海民院学报,2005年第1期

36.建设红色景点开发区域旅游文化经济 格桑花,2006年第2期

37.从藏族《格萨尔》等多民族史诗解析“荷马问题” 西北民大学报,2006年第4期

38.《格萨尔》在世界多民族史诗研究中的地位和价值(第六届格国际会议)西藏研究汉文版,2007年第1期

39.解析土族《格萨尔》源于藏族《格萨尔》的事实依据 西北民大学报,2007年第6期

40.认真解决《格萨尔》英译的相关技巧努力完成《格萨尔》英译的重要任务 2008年世界翻译大会论文,上海

正如报道中所说:“64年采集梳理,22载编纂打磨,三代学者接续努力,学者的故事如同他们所研究的史诗,汇成中国学人的奋斗历史。”

更多精彩,可登录西北民族大学官网

http://www.xbmu.edu.cn

关注官博、官抖、搜索号@西北民族大学

新闻中心QQ交流群:817881759

编辑&责编:胡 俊

主编:马丽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