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0年2月,英、法两国政府分别再度任命额尔金和葛罗为全权代表,率领英军一万五千余人,法军约七千人,扩大侵华战争。7月底集结于大沽口外,8月21日攻占大沽,24日进人天津。清政府急忙派桂良等到天津求和。但侵略者存心要攻占北京,在谈判中漫天要价,不断节外生枝,使谈判失败,英法联军逼近北京。

1860年9月,咸丰皇帝仓皇逃往承德,把繁华的京城和满城的百姓,统统丢给了英、法两国强盗。9月21日,清军在八里桥阻击英法联军失利。10月6日,英法联军绕经北京城东北郊,直扑圆明园。僧格林沁、瑞麟残部在城北一带稍作抵抗,便跑得无影无踪了。法军先行,当天下午至海淀,傍晚闯到了圆明园大门口。守园的官员、太监同敌人力战,但寡不敌众。晚7时,法国军队攻占了圆明园。

10月7日,英、法侵略军头目闯进圆明园,商议怎样劫掠园内珍宝文物。法军头目当即函告法国外务大臣,说要取艺术与考古方面最有价值的物品,运藏于法国博物院。英军头目也立刻派人收集他们认为最有价值的宝物。

但是第二天,这伙强盗便不再做文明分赃的计划,而变成毫无约束的肆意抢劫。作为一座大型的皇家博物馆,圆明园内珍宝太多了,他们一时不知该拿何物为好,有的背着大口袋,见了好东西就往里装,口袋装满了,就往外衣宽大的口袋里塞金条、金叶;有的身上缠着织锦绸缎,帽子里放满了红蓝宝石、珍珠和水晶,脖子上挂着翡翠项圈。法军总司令的儿子掠得的财宝价值30万法郎,装了好几辆马车。一个名叫赫利思的英军二等带兵官,窃得两座金佛塔及其它珍宝,找了7个脚夫给他运回了军营。据说这个人因在圆明园劫掠致富,后来得了个“中国詹姆”的绰号。

侵略者除大肆抢掠外,糟蹋的珍宝更不计其数。绸缎、衣服被从箱子拖出来扔了一地,任人踩踏。工兵们把家具砸碎,取下上边镶嵌的宝石。有人以打砸财物、射击珍宝取乐。这些强盗几乎人人手持木棍,将不能带走的东西随意砸碎:

10月9日,法国军队暂时撤离圆明园,这座秀丽园林,已面目全非。英国侵略军头目额尔金、格兰特,为了掩饰其抢劫罪行,借口英国被俘人员遭到虐待,竟下达了火烧圆明园的罪恶命令。10月18日和10月19日,三四千名英军到处纵火,园内建筑及各种宝藏焚毁殆尽到处都是断壁残垣,幸存的建筑仅有二三十座,但也是门窗残破、室内之物尽遭劫毁。据说英国侵略军烧毁安佑宫时,官门被反锁,官中太监、官女、工匠等共300人被活活烧死。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后,扬言炮轰北京城,捣毁皇宫,躲在长辛店的恭亲王奕诉经过俄国人的斡旋,才敢会见英、法代表,并于10月24、25日先后与列强交换了《天津条约》批准文本,并与英、法签订了《北京条约》,中国的九龙半岛被割让给了英国,英、法两国又获得了1600万两白银的赔款。后来俄国也趁火打劫,利用《北京条约》获得了中国乌苏里江以东的大片土地。

声明:文章来源于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历史话苑》,由朱启铭、刘文芳主编,只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历史,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