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10月12日讯(深圳特区报见习记者 詹裕敏)凤凰山脚,学子路旁。文明之风,浸润校园。创办于1985年的深圳市宝安职业技术学校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深圳市文明校园。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发挥优势、凸显特色,在劳动教育中实现文明校园创建。

宝安职业技术学校以“立人、立业”为校训,注重培育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匠心”精神。“敬业勤业”的教导渗透在校园的诸多角落——校园的景观石雕刻着“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字样,传递劳动最光荣的风尚,技能实训基地的墙上则印着“工匠精神,精益求精”的标语,传递了“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的态度。为弘扬“劳动光荣、劳动高尚”的价值观、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宝安职业技术学校开展“工匠精神”校园行活动,邀请行业大师、非遗文化传承人、全国劳动模范等人物走进校园,分享不同类型奋斗者的典型事迹。信息部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涂喆同学在工匠代表的成长经历和成功经验的激励下,加入学校信息部创意设计工作室,参加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并获得了一等奖。“企业工匠认真和创新的态度我一直记在心中,我认识到工匠精神就是专注耐心,精业敬业,做好每一件事。”

文明创于心,创文践于行。宝安职业技术学校将劳动教育与学生的课外活动相结合,“以劳增智,以赛促学”,锻炼学生的“匠能”。社团是课堂劳动教育的补充,“学校有80多个学生社团,每个学生在校期间至少参加一个专业社团和一个素质拓展社团。”学校团委副书记喻婷介绍道,“学校努力将社团打造成育人新阵地。”艺术部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黄银慧同学是学校模特社的社长,“我和队员们在灯光和舞台中追求更好的自己,在社团中我找到了热爱的事情。”她在社团的磨炼中成长,曾参加2022年深圳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平面模特展示赛项”并获得一等奖。除社团活动外,学校每年举办“职业技能周”“12月技能节”“就业创业节”“艺术节”,为学生搭建锻炼技能、展示自我的平台。校内的训练成长助力学生们在校外的各项赛事中屡获佳绩。2007年以来,学生参加全国文明风采竞赛共871个作品获奖。2007年以来,学生参加国家、省、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累计获一等奖171项,二等奖271项,三等奖324项。

劳动的意义不仅在于自我成就,也在于创造奉献。宝安职业技术学校将文明传承和劳动教育融入社会实践,鼓励学生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志愿服务和家庭生活中,培养学生“乐学善学,学以致用”的“匠德”精神。让学生在行动中形成帮助他人、服务他人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是学校传承校园文明、实现“服务发展”宗旨的应有之义。学校依托学生奖励条例等德育管理机制,以“青春力量”志愿公益类活动为平台,鼓励学生参与校内外公益服务。2020年以来,在校内的143项志愿活动中,学生参与人次超过13000。同时,学生们还在各自的社区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敬老爱老、普法教育等公益活动。机电部数控技术与应用专业的孔令聪同学常活跃于义工活动中,他说:“通过义工活动,我感受到了帮助他人的美好,享受到了自我价值实现的乐趣。”此外,学校还举办“我为家庭出点力”系列活动,鼓励学生用学校所学服务家庭。各部学生“术业有专攻”,呈现出专业化的精彩劳动,他们有的成了家里的“大厨”,有的成了朋友间的“导游”,有的成了亲戚间的“投资顾问”。学校团委副书记梁绮璇表示:“学校致力于引导学生从‘他律’变‘自律’,让他们养成‘我奉献,我乐意’的劳动态度。”

勤学善技,匠心筑梦。宝安职业技术学校矢力推进“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育美”,完善劳动教育文化体系,为校园注入更多文明力量。来源:深圳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