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说的是十六国时期,前秦与东晋之间发生的著名的淝水之战。

晋愍帝建兴四年(公元316年),西晋灭亡后,我国北方就陷入了分裂割据的大混乱局面。在一百多年中,先后出现了由少数民族贵族建立的政权。
晋穆帝升平元年(公元357年)六月,前秦东海王苻坚废黜并杀死了前秦皇帝苻生,自立为大秦天王,在太极殿即位。之后,他在王猛的帮助下,大力接受汉族文化,抑制豪强,兴修水利,注意农桑,改进耕作技术,使前秦成为北方最强大的国家。晋海西公太和五年(公元370年)十一月初七,苻坚攻入前燕首都邺城,灭前燕;晋孝武帝宁康元年(公元373年)十一月,苻坚攻占了东晋的益州;晋孝武帝太元元年(公元376年),苻坚发兵攻击代国。代王拓跋什翼犍兵败奔逃后,被庶长子拓跋寔君杀死,代国亡。这样,苻坚统一了北方后,便积极准备南下灭晋。

苻坚
晋孝武帝太元八年(公元383年)五月,苻坚调集军队一百多万人,下令南征。八月,苻坚派遣阳平公苻融督帅张蚝、慕容垂等人的步、骑兵二十五万人作为前锋,任命兖州刺史姚苌为龙骧将军,都督益州、梁州诸军事,苻坚自率将士六十万,骑兵二十七万,发兵长安,旌旗战鼓遥遥相望,绵延千里。

东晋任命尚书仆射谢石为征虏将军、征讨大都督,任命徐州、兖州二州刺史谢玄为前锋都督,与辅国将军谢琰、西中郎将桓伊等人的兵众八万人抵抗前秦。
当时,前秦军队虽多,但尚未集中。苻坚由长安抵达项城时,从甘肃征发的兵员才到咸阳,四川的兵员才开始沿江而下,河北的兵员刚到徐州。真正到达前线的主要是苻融率领的军队。

十月,苻融的军队攻占了寿阳(安徽寿县)。东晋派去增援寿阳的胡彬军只好退保硖石(安徽凤台县西南),并向谢石求援。书信被前秦截获。苻坚见信,以为东晋已经不能支撑,深怕晋军逃掉,赶忙带领轻骑兵八千,赶到寿阳,与苻融汇合,并派遣抓获被俘的东晋将军朱序到晋军中去劝降。朱序到了晋营,趁机把秦军的虚实告诉了谢石,并且建议在苻坚的各路军队还没有集中的时候,先发制人,打败秦军的先头部队。东晋将领接受了他的建议。

朱序
十一月,派刘牢之统帅精兵五千人,进攻洛涧(在今安徽淮南市以东,由南向北流入淮水的一条小河),消灭秦军一万五千人。谢石、谢玄乘胜前进,同秦军夹淝水而阵。苻坚和苻融登上寿阳城头观察阵势,望见东晋的军队部伍严整,又远远望见八公山上的草木摇动,也以为是晋兵。苻坚对苻融说:“此亦劲敌,何谓弱也!”流露出畏惧的神色。

谢玄为了迅速与秦军决战,派使者对苻融说,双方隔着淝水不便作战,请秦军稍往后撤,以便晋军渡河同秦军决一胜负。苻坚和苻融企图乘晋军渡河到一半的时候,用铁骑猛冲的战术,歼灭晋军。于是,就下令秦军后撤。可是,秦军士卒并不明白往后撤的意图,以为秦军败了。而此时,朱序又乘机在军中大喊:“秦军败了!”全军顿时大乱,一退就再也停止不住。
晋军趁势渡水进攻。苻融亲自阻止后退的士兵,结果,马被击倒,苻融为晋兵所杀。于是,秦军大败,拼命逃窜,连听见风声鹤唳都以为是晋兵追来了,昼夜不敢停息,因为饥饿寒冷和互相践踏而死的十之七八。苻坚也被流箭射中,只得带领十几万残兵败将逃回长安。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