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生机大会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做学问必须要舍得下功夫。
要想获得广博精深的学问,就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不想辛勤耕耘,却期盼着收获丰收,那绝对是不可能的。
关于如何求取学问的问题,宋代诗人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这样写道: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里的“要躬行”,就是获取学问——“绝知此事”的正确途径。如果不“躬行”,道听途说,浅尝辄止,那是什么学问也做不成的。当然,这里的“躬行”,既指在获取书本知识时要尽心尽力、不怕艰辛,更指在获取实践知识时要尽心尽力、不怕艰辛。
要想学问成,须做“躬行”人。
荀子在《劝学》中这样说: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可以说,荀子的这段话,是对获取学问必须要辛勤耕耘的最形象的论述。这里的“积硅步”“积小流”“驽马十驾”“锲而不舍”,就是获取学问的最重要途径、最正确方法。离开了这样的最重要途径、最正确方法,要想获取广博精深的学问,是根本不可能的。
“积硅步”“积小流”“驽马十驾”“锲而不舍”的做法,和陆游所说的“要躬行”是完全一致的。
《晏子春秋?內篇谏下》中说:
“大山之高,非一石也,累卑然后高。”
这里的“卑”,就是指“低”。学问的“大山之高”,必须依靠不断的“累卑”才可以成就。这“累卑”的全过程,就是辛勤耕耘的全过程。如果没有这“累卑”的艰辛求学问的过程,学问的“大山之高”是根本不可能出现的。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做学问必须要舍得下功夫。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