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那些传颂至今的古语都是有一定道理的,都是人们在千百年来长期的生活观察中,在大量的事实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客观规律,即使不是百分之百,也必然是绝大多数都是这样。

据《广异记》记载,杜暹年幼时,曾从蒲津过河,河流水势很急。当时上船的人很多,撑船的人已经解开缆绳,这时岸上有一个老人大呼:“杜秀才留下来!”老人特别诚恳反复恳求,杜暹只好下船过来,同老人说了很长时间。

船上的人等得不耐烦了,把他的包袱扔到岸上便开船了。杜暹和老人交谈还没完,回头看船已经开走了,心里挺气恨这个老人。

那天风急浪大,船上的人忽然发现水中有几十只手攀船,船就沉没了,全船的人都死了。老人对杜暹说:“您是贵人,所以才来相救。”说完就消失不见。杜暹后来多次升迁直到公卿。

原来大难之时,有人相救都是有原因的。很多人是有使命的贵人,所以才会有人们常说的后福。

大难不死,为什么会有后福?

大难为什么会不死

那么,为什么会有大难呢?大难为什么会不死呢?我们来看一个现代的案例。

台湾曾经出过一次空难,机上所有人员除了两个人之外全部遇难,后来一位有宿命通功能的人观察因缘后说出了玄机:原来在前世,这次飞机上的人都是一伙强盗,他们曾经开了一个会,商量如何抢劫并血洗一个村庄,所有的人(强盗)都到会了,但是后来在实施抢劫的时候,有两个人良心发现而没有参加,这两个人就是后来的空难幸存者,因为参加会议了,所以后世遇上大难,因为悔过而没有参加洗劫,所以后世大难不死。

至此就真相大白了,遇大难者必是前世有杀生之恶因,大难不死者必是前世有悔过自新之善举,所以,大难死者实是必死,大难不死者实是必不死,是必然,不是偶然。

大难不死 为什么必有后福

那么大难不死者为什么必有后福呢?从前面的案例我们可以知道,大难不死者必定是前世有悔过自新之善举,也就是说,他必定是自此之后就开始走上断恶修善之路,他的后半生就会作了很多的善事,积累了很多的福德,这些善因做的时间比较晚,果报成熟的时间自然也会比较晚,一般都会在“大难不死”之后逐渐呈现出来,这也就是所谓的后福,这也就是为什么大难不死者必有后福的道理。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就能明白,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的规律,其实就是因果报应的规律,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改过自新就有大难不死之报,断恶修善就有后福之报。

面对今天“新冠肺炎”的全面扩散,人力已不能左右势态的发展了。在这个时候,人要相信神。如同古罗马的瘟疫一样,从恐慌中镇定下来的人们,开始反思,面对基督徒被迫害,冷眼旁观,自己失去了明辨是非的标准,才招致的灾难。他们开始真心的忏悔,使得瘟疫很快结束了。

很多人或许也想到,也许今天我们所遭受的病毒大瘟疫,也应该是忏悔的时候了。

诚然,但是一定不要错过机会。下面有这样一则耐人寻味的故事。

书生遇鬼获忠告:忏悔要趁着还活着

以前有位胆子很大的书生,总想看看鬼长什么样子,但是一直没有碰到。一天晚上,明月当空,书生带着仆人和一坛酒来到一个坟场。

他环顾四周大声说道:「如此良宵,就我一个人玩太寂寞了。九泉之下的各位朋友,有愿意来与我共饮一杯的吗?」这时,只见有鬼火在草丛间闪动,书生又招呼了一下,传来了呜呜的声音,真的有鬼来了。

这些鬼停在离书生一丈远的地方,就不再靠近了,书生数了数,有十几个身影。书生见他们不肯过来,就用大杯子装满酒泼了过去。那些鬼都俯下身去闻酒的香气,其中一个鬼称赞这酒简直太好了,请求再多给一点。于是书生一边洒酒一边问:「你们为什么不去转生呢?」

鬼回答说:「只有好人才能转生,恶贯满盈的人只能下地狱。」书生问:「为什么你们不通过忏悔来减轻罪业呢?」鬼说:「只有活着的时候忏悔才有用,死后就无能为力了。」

书生把酒洒光后,把空酒罐举起来给鬼看了一下,表示没有酒了,于是众鬼踉踉跄跄离去了。其中有一个鬼回过身来对书生叮嘱道:「我们这些饿鬼喝到您的酒无以报答,只能送给你一句话:忏悔一定要在没有死的时候做啊!」

为什么只有在人活着的时候,忏悔才有用呢?

人生活在一个「迷」的空间里,看不到事物的前因后果。如果人能够自我忏悔,想要变好,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非常不容易,这样才是出于真心的悔改。等到人死变成鬼后,就会看到真相前因后果,这时候想忏悔就后悔莫及了。所以俗语中说「好死不如赖活着」,只要还活着,还活在「迷」中,我们就还有机会真心改过,还有机会忏悔,还有机会得到上天神佛的宽恕。若失去人身后悔莫及。

灾难之中必有解,想想曾经对你善语相劝之人的劝诫,如何避灾难保平安,就看你信不信。常怀善良、真诚、宽容忍让之心必有转机,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