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江苏教育报刊总社和江苏东师教育研究院联合举办的“文化与教育”主题峰会暨江苏东师教育研究院揭牌仪式今天在南京举行。峰会以“文化与教育”为主题,上百名省内外教育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如何做好“学校特色文化与教育力量”的融合发展。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社长孙其华在峰会开幕式上说,“文化与教育”这个话题很有意义,而且正逢其时。作为一名有着教育情怀的文化工作者,希望江苏东师教育文化研究院能把宝贵的精力用在最有价值的教育对象身上,能为江苏教育的发展注入新的力量,亦希望“文化与教育”峰会能带给大家新的教育视角和思考。

参加峰会的专家学者大多来自教学一线,他们结合新时代教育工作面临的现状和前景,在如何有效利用社会资源、社会组织进行专业化的教育工作进行了沟通交流。有着丰富教育经验的特级教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陆志平在峰会上表示,新时代的“文化与教育”需要社会力量的参与,学校的宗旨是教书育人,有些行业性的事物学校不一定能做好,比如人工智能、校园数字化的建设、文化建设、教育的规划和咨询评估等,这些都有待于社会力量的参与,东师教育研究院是一个有专业资质的研究机构,希望能为教育工作提供更好的专业化服务。南通大学博导、教务处处长丁锦宏分析了教育工作在新时代面临的新动态,他说,智能化的普及,微课程、在线课程出现后,确实替代了我们老师相当一部分以知识讲解为主要内容的教育任务,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知识传承的教学工作量,在人工智能化背景下,带给我们的文化与教育是什么?我们应该重视对学生的情感培养和教育,培养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情感;培养学生对社会和民众的情感;培养学生对亲人和朋友的情感。

江苏东师教育研究院院长许东海从社会专业机构的视角分享了自己对文化和教育的理解,他认为,“文化与教育”有系统的教学体系,但理念、视觉感、环境建设,需要社会专业组织来支持。教育规划、教育课题研究、教育评估将通过这个平台作为补充。明年我们主要做传统文化建设,希望中小学老师能通过这个平台来研究课程、共享资源。

省社科联副主席徐之顺在峰会上分享了他对文化与教育的体会,“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人生一乐。文化和教育对人才培养至关重要,江苏东师教育研究院作为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服务活动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希望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服务于中小学及高校,围绕江苏发展对教育的新需求,积极拓展社会服务渠道,推动文化与教育的创新。(王一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