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坚持“依托电网、面向社会、服务企业”的办学理念,以省级示范性院校建设为契机,进一步推进产教融合,创新“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人才培养链与产业链相融合、推动专业培养方案与产业岗位人才需求标准相适应、学历教育与在职继续教育培训相衔接,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作出积极贡献。
——推进校企合作,实施定向培养。自2015年9月起,学校与国网甘肃电力公司、国网青海电力公司签订校企合作“订单+定向”培养协议,每年定向从甘肃省、青海省各招收40名高中毕业生。在联合招生的基础上,与企业共同制订统一的人才培养方案、统一的课程标准,编制统一的教材,初步构建了学校、企业“双主体”协同育人机制,实施教师、师傅“双导师”培养模式,落实学生、学徒“双身份”培养主体,以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国网公司“一特四大”“两个替代”发展战略为目标,培养了大量满足甘肃和青海省等艰苦边远地区供电企业电企业生产一线需求的高素质电工类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
——发挥资源优势,提高育人质量。学校依托企业办学的资源优势,进一步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与策略、实习实训等方面按照电力行业和企业岗位实际需求进行改革创新,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提升。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的周期制企业兼职师聘用机制,每年由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下发文件聘请20名左右的企业专家、技术骨干到学校承担培训教学工作,加强学生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促进所学知识与应用知识的无缝对接。大力开展实训基地建设。截至目前,学校共建成包括电网运行、输配电线路运行与检修、变电检修、电力通信等28类实训基地,包括153个实训(实验)室,全面推动教、学、做的统一,为培养高质量专业技术人才提供了有力的硬件支撑。
——开展职业培训,服务企业发展。学校结合职业教育的理论经验与做法,积极开展企业员工在职继续教育及培训,承担着国网公司和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管理干部和专业技术技能人员培训培养工作,同时承担全省电力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管理和大部分电网核心工种、部分社会通用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实施的职能。2015、2016年,年均培训量均突破30万人·天,技能鉴定与督导人数均突破1万人,先后获得国网公司“先进集体”和“文明单位”,国网技术学院“突出贡献奖”,连续两年获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综合先进单位”光荣称号,被全国总工会和中电联授予全国职业技能实训基地、电力行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电力行业仿真培训基地。
扫一扫分享本页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