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初来乍到的考研人,都应该有个了不起的名校梦。今天我们就来分享一张全国985、211高校分布一览图,看看你的目标院校在哪里?

另外,每所学校都会因其所在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而拥有独特的校园文化。今天我们根据地理上的七大区域划分,将全国各地的高校进行了整理,便于大家进一步了解报考~

01

东北地区

整体特色:强势工科,特色文理科

黑龙江、吉林、辽宁三个省份共有11所“211工程”院校,其中有4所“985工程”院校。从整体上看,东北地区高校的最大优势在于工科专业,这是历史上依托老工业基地进行人才培养带来的积极影响,现今许多高校也与当地工业企业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

代表院校

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大学

备考指南

结合自身,利用区位

受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状况影响,东北地区的报考热度整体不及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基础较薄弱但又希望能够在一年之内考上重点高校的学生可以考虑东北三省的一些“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除外)及省属重点院校。

需要注意的是,东北地区的众多“985工程”院校同样高手云集,竞争激烈,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凭借出色的科研能力吸引了诸多优秀学子,大连理工大学更因地处沿海、对外交流机会丰富而备受莘莘学子青睐。

因此报考东北三省知名院校考生在备考过程中不可存有侥幸心理,认为自己可以规避竞争、轻松考上名校。

02

华东地区

整体特色:名校如云,出路多元

华东地区的高校不但历史悠久,数量繁多,在专业上更是特色鲜明。理工科方面占据了华东地区作为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的优势,发展出一批有世界影响力的理工学科,如复旦和山大的数学,南大和中科大的物理等等久负盛名。

代表院校

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

备考指南

谨慎择校、差异竞争

想要报考华东地区高校研究生的灵活度是相当大的,选择的面可以很广,自主性更大。

华东地区高校的总体数量居全国前列不说,层次结构也是多元化的,“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普通公立本高校、私立高校一应俱全,每一所高校都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传统与优势。

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特长以及将来的职业规划挑选能力所及的高校及专业进行报考,切忌择校时的盲目跟风或不切实际。

03

华北地区

整体特色:文理兼修,名校云集

从上面的985、211考研院校分布图考研看出,华北地区是名校集中区。仅就经济类的考生而言,北大光华、CCER、经济学院各有所长,清华经管学院、五道口金融学院威震华夏,人民大学底蕴深厚、门类齐全,中央财经、对外经贸也是业界翘楚,另外首都经贸、北京工商、北京物资学院各有特色专业,财科所、社科院亦是一方强豪,即使是传统工科强校北航、北理工、北科大等也在飞速发展,几乎所有层次所有兴趣的经济类考生都能找的心仪之所。

代表院校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

备考指南

先专业后学校

华北尤其是北京地区,高校云集,报考者众多,号称每3个考研学子便有1个目标为北京,所以北京地区打分一直以“干旱”著称。这就对报考北京地区的考生,在公共课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公共课在批阅上可能尺度偏严,确保客观题多得分就显得至关重要。

由于学校众多,层次分明,这就给考生有了充分的选择。报考志愿的选择应该由专业而学校再由学校而专业。本科基础扎实的同学,非常鼓励勇于报考专业内的一流名校,基础差一点的可以报考名校里面的较弱专业,这样对于渴望有名校光环的人是一个性价比不错的选择。如果基础再弱一些,可以报考名气相对小一点的高校里的强势专业。目标学校大体定下之后,其内部的情况也要详细查阅,以实现自身效用的最大化。

04

华中地区

整体特色:文化底蕴深厚,文理兼备

作为“中部枢纽,科教新城”的武汉,早就在2011年,统计数据显示,北京在校大学生是87万人,武汉市在校大学生数量超过100万人,所以武汉在中国文教版图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代表院校

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备考指南

专业为导,寻找最适合

华中地区拥有一批实力强、名气大的高校,武汉大学、华中科大、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都是报考的热门学校,但和北京、上海等地的名校相比,热度要低一些,因此成功率会相对高一点,而且武汉长沙这样的城市也能够提供较好的就业机会,对于没有北上广情结的考生来说,这一带的高校是性价比较高的选择。

05

华中地区

整体特色:文化底蕴深厚,文理兼备

作为“中部枢纽,科教新城”的武汉,早就在2011年,统计数据显示,北京在校大学生是87万人,武汉市在校大学生数量超过100万人,所以武汉在中国文教版图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代表院校

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备考指南

专业为导,寻找最适合

华中地区拥有一批实力强、名气大的高校,武汉大学、华中科大、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都是报考的热门学校,但和北京、上海等地的名校相比,热度要低一些,因此成功率会相对高一点,而且武汉长沙这样的城市也能够提供较好的就业机会,对于没有北上广情结的考生来说,这一带的高校是性价比较高的选择。

05

华南地区

整体特色:视野开阔、能动性强

由于其地理位置优越,华南地区高校有丰富的对外交流资源,两所高校联合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已经成为越来越热门的培养方式。在着力培养研究生的学术能力和学术实践的同时,华南地区高校非常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把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使研究生得到全面训练和培养。

代表院校

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深圳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备考指南

性价比高,考取几率大

基础薄弱的学生如果不考虑学校的排名情况,可以考虑广西、海南的省属重点院校,如广西师范大学、海南师范大学、广东海洋大学等。这些院校的知名度对比同层次院校或许稍逊色,但是综合实力依然非常强。

对于个人实践能力有高要求的学生,偏好理工科学的学生,则可以报考偏向理工类院校,如桂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这些高校对于学生的人文学科能力要求相对较低,可以提高成功率。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深圳大学则凭借着强大的对外资源和地缘优势,受到莘莘学子的青睐。

当然,有厚实的知识储备和复习基础的学生,更应该敢于挑战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这两所“985工程”和“211工程”大学。因此,报考华南地区的考生应该首先了解自己的偏好和优势所在,根据学校的特色进行选择,避重就轻才能实现考研梦想。

06

西南地区

整体特色:工科突出、文科优秀、理科稍弱

西南地区的总体高校实力弱于以教育见强的华南、中南地区,尤其是西藏和贵州地区,高校数量和水平都十分落后,但在地理位置优越的巴蜀之地,高校的数量和水平并不弱于其他的教育大省。整个西南地区有10所“211工程”高校,其中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大学是“985工程”高校。另外,受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影响,西南地区的高校整体呈现工科突出的特点。

代表院校

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农业大学

备考指南

实地取经最关键

西南地区高校的考研热度不及中南、华南地区,但是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由于自身出色的表现以及优越的自然环境,获得了众多考生的青睐,竞争非常激烈,建议考生根据自己的实力,慎重报考。此外,西南地区的“211工程”学校在当地的名气以及毕业生的就业方面都有很好的表现,考生不妨考虑。

07

西北地区

整体特色:文武双全,工农兼备

西北地区实力强劲的高校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西安。西安拥有西安交大、西北工大、西安电子科大、西北大学等“211工程”重点大学及普通高校47所,民办高校32所,每年硕士、博士毕业生在万人以上。西北地区的重工业在产业结构中占主导地位,但由于西北地区经济的发展更需要能扎根当地、具有一定专业技术的专门人才,并且西北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河流、农业)、石油资源、矿产能源,因此,西北的高校主要以工农专业见长。

代表院校

西安交通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大学

备考指南

实力平平也能上名校

随着中央提倡和践行“西部大开发”,西部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取得显著发展。因此希望报考“211”院校,但自身实力并不是很强的同学,可以优先选择西北地区高校。

值得注意的是,西北地区由于地区偏远,考生报考热情不高,于是西北地区的高校也经常会出现招考不足的现象。因此,西北地区也成为了考研学子的调剂首选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