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名字叫斯普特尼克一号。“斯普特尼克”号人造卫星在前苏联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草原上升空,这个卫星的发射标志着人类开始对太空的探索。此时沉浸在太空探索的喜悦中的前苏联怎么也不会想到,美国当地时间1969年7月16日9时32分在肯尼迪航天中心,装载着阿波罗11号的土星5号火箭于发射升空,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登月任务。掐指一算,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和世界第一次登月,仅仅相差不到12年。很多朋友对阿波罗11号的登月真实性一直存在着疑问,因为美国的航天技术发展的太快了,快到难以置信。

不过我们可以回顾一下美国整个阿波罗计划,看看那次发射现场超过一百万人群观看,全世界超六亿人观看发射现场直播的阿波罗11号,是否真的是成功登上月球。
阿波罗计划,又称阿波罗工程,是美国从1961年到1972年组织实施的一系列载人登月飞行任务,其目的是实现载人登月飞行和人对月球的实地考察,为载人行星飞行和探测做好技术准备,阿波罗计划始于1961年5月,至1972年12月第6次登月成功结束,历时约11年。

整个登月计划耗资255亿美元,约占当年美国GDP的0.57%,约占当年美国全部科技研究开发经费的20%,在工程高峰时期,参加工程的有2万家企业、200多所大学和80多个科研机构,总人数超过30万人,可以说美国为了这个阿波罗计划可谓是拼上了举国之力。
当时任何一个太空探索计划的背后都是极其高昂的成本,1960年刚就任美国总统的肯尼迪根本下不定主意,不过很快,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搭乘东方1号飞船升空,成为了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这一壮举极大地刺激了“两极”中的美国,美国人民精神上的大国骄傲根本不允许在太空竞赛中的落后,就此,阿波罗计划就在这种人民情绪下诞生了。

鉴于当时自动化技术的落后,真正意义上迈出载人月球探测第一步的阿波罗8号,就是载着三名宇航员从地球飞到月球后又安全地回到了地球,主要任务就是测试阿波罗指挥舱系统在地球和月球轨道之间的太空及绕月轨道上的性能,包括通信、跟踪和生命保障各个方面,评估宇航员在开展绕月轨道任务期间的表现。
以后的阿波罗9号、阿波罗10号,都是在反复验证整个宇航员在地轨和月轨的状态和设备的可靠性,所以说阿波罗11号并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而是前面探测器的试验一步步积累出来的,所以说在这些技术的积累下,美国掌握了载人太空探索相当成熟的技术,完成登陆月球任务并不算太离谱。

说到这里有些朋友就会问了,既然半个多世纪美国就已经掌握载人登月技术,为什么阿波罗计划以后再也没有登上月球呢?
其实从阿波罗计划的执行来看,当时政府民众急于与苏联搞太空竞争,在这种情绪下当时美国的动员能力可谓是空前绝后,时至今日,美国甚至在竞选总统时都会产生如此大的分歧,更何况要求举国之力搞一件并不会马上看到实效的浩大工程。
其次是美国航空航天局再也没有理由向政府申请当年那么大比例的预算了,如今美国航空航天局的预算在年度联邦预算中只占大约0.5%,距离当年的20%预算真的可以说是天壤之别,缺钱的美国航空航天局根本干不了多少大事,况且在苏联解体后再也没有和美国进行太空竞赛的对手了,一个人没有对手都会慢慢懈怠,何况是一个国家。

2020年10月12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公开表示将在2024年送往一名女性和一名男性登月,看到中国的嫦娥工程取得的重大成功后,作为太空技术最领先的美国终于坐不住了。很明显美国已经嗅到了来自中国的太空竞争压力,如果再不做出行动,中国的太空光环可能会让美国这个超级大国黯淡无光。
就在所有人都在期待美国再次登月时,根据最新的报告明确指出,美国重返月球计划受到其他情况的影响,很有可能会彻底关闭。
登月计划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曾经国力雄厚的美国,已经在大大小小的战争泥沼中投入了无数的资金,尤其今年美国经济受新冠肺炎的影响更是雪上加霜,安置失业人口和医疗投入成了重心,应该没有多余的资金用来将人类送往登月,基于这种现状,紧接着美国航空航天局声称登月计划或许会延迟,随后他们出面承认登月将无法实现。

当然资金是一方面,政府和民众的支持也不容忽视,新总统好像对登月没有任何兴趣,也许他们自己人都对美国航空航天局抱有疑心,不太相信美国航空航天局能克服登月的种种困难。
美国放弃再次登月,对中国来说是好事吗?
毫无疑问肯定是好事,美国如果重返月球,势必会对我国的载人登月做出一定的干扰,而且如果在外太空中占领自己的一席之地,这就间接证明自身的科技在一定程度上不输于对手国家,这也是为何当年美国和前苏联在冷战时期,两者都要进入外太空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不看别的,看当初中国研究核武器也能一窥一二。
美国现在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嫦娥五号登月返航,在一段时间后可能也会眼巴巴的看着中国载人登月,不过我想嫦娥五号成功返航以后,在技术层面中国在国际的地位已是无人撼动的,载人登月计划可能会沉淀很久,毕竟关乎宇航员的生命。

接下来我国的重心可能就会放在火星上,毕竟印度已经成功发射火星探测器并成功完成环绕,这让印度非常得意,未来我国的航天事业势必会捷报连连,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期待一下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