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11月19日电 11月18日下午,由北京大学、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和韩国崔钟贤学术院联合主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的第十九届北京论坛——"北京论坛(2022)"在钓鱼台国宾馆隆重开幕。本届论坛以"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共创人类文明的未来:信任、对话与合作"为主题,立足于全球一体化持续演进的现实语境,探讨多元文明如何在互信互利的基础上展开对话与合作,在互补互鉴的过程中走向和谐繁荣,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价值引领和精神支撑。

第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韩启德,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夏林茂,科技部副部长李萌,新华社副总编周宗敏,以及新西兰、黎巴嫩等国大使使节,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任郝平,校长龚旗煌,常务副校长乔杰,副校长、教务长王博等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王博主持。

龚旗煌在致辞中表示,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新风险新挑战层出不穷,人类社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携手并肩、同舟共济。自2004年创办以来,北京论坛已成功举办了十八届,论坛的主题"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已经成为国内外学术界高度关注的命题,为凝聚国际共识作出了积极贡献。龚旗煌对高等教育提出三点思考:一是大学应当持续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当好文明之间的连心桥;二是大学应当完善国际协同创新体系,汇聚各方智慧携手攻克人类共性难题;三是大学应当把握数智时代新机遇,造就具备全球引领力的拔尖创新人才。他期待本届论坛通过深入的学术交流和对话,为人类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总理夏巴兹?谢里夫向本次北京论坛发来贺信,王博代读贺信。贺信指出,多年来,北京论坛已成为加深世界不同文明相互学习和理解的宝贵平台。论坛在促进广泛的国际合作和全球对话以实现世界和平、社会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今时代,更需要通过坚持"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来展示集体智慧,他期待北京论坛能够一如既往地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作出贡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助理总干事加布里埃拉·拉莫斯在致辞中表示,本次北京论坛的召开正值国际社会环境进入关键节点,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夺走了数百万人的生命,疫情带来的次生灾害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始终致力于促进全球合作,推动跨文化对话,交流合作在当今国际社会显得更加珍贵。她期待本届论坛能够为推动对话交流搭建平台,并预祝本届论坛圆满成功。

美国芝加哥大学校长保罗·阿利维萨托斯在致辞中,回顾了北京大学与芝加哥大学数十年来的跨学科合作成果及深厚友谊,他期待北京大学芝加哥中心能够开辟出一条令人激动的合作交流新路径,共同推动学术交流和互信互利。他希望学术界所展示的开放包容的合作精神,为更广泛的全球合作提供一种模式,共同寻求应对全球性挑战的解决方案。

韩国SK集团全球董事长崔泰源在致辞中表示,尽管目前全球面临诸多挑战,但本届北京论坛的召开彰显出我们克服新挑战,继续推动知识共享的共同意愿。他表示,非常高兴能够见证韩国崔钟贤学术院与北京大学的合作所取得的累累硕果。他期待未来能够继续深化这一伙伴关系,促进各关键学术领域的全球对话,为应对挑战、共创未来需要集思广益、携手努力。

夏林茂向论坛的开幕致以热烈的祝贺。他指出,近年来,北京市不断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已成为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窗口。依托北京文化底蕴,北京论坛发挥着促进文化交流的桥梁作用,推动了中外文明的对话与合作,更体现着北京开放的胸襟和更加国际化的愿景。他期待,依托北京论坛的对话平台,各国学者必将不断增进彼此了解和友谊,共同为世界发展和人类未来贡献智慧。

怀进鹏向论坛召开表示祝贺。立足新时代面对新机遇新挑战,中国教育界愿与世界各国同仁一道,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积极的姿态和更加执着的努力,承担起教育创造人类美好未来的时代使命。中国教育部将持续支持以北京论坛为代表的高端学术交流,与世界各国一道,为实现人类文明进步共同繁荣而携手努力。

韩启德对北京论坛的开幕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北京论坛自设立以来,在"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的总主题下,为各国人士交流互鉴,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提供了重要平台。他对国际社会在信任的基础上开展对话与合作提出三点倡议:一是深化坦诚与信任,筑牢应对变局的基石;二是加强沟通与交流,搭建应对变局的桥梁;三是增进包容与合作,增强应对变局的力量。他期待世界各国能够共享时代发展机遇,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中实现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