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于政策和特殊地位,武汉市外国语学校初中部(简称“外初”)是中考升学的顶流。2021年外初普高过线率99%,进入外初就等于进入了高中。
武汉市外国语学校(简称“外校”)作为十二年制学校,武汉市外国语学校小学部(简称“外小”)在“小升初”中虽然不能直升外初,但因为外校优质的教育资源,以及外初在全市择优录取生源给予了外小一定比例的照顾,外小也成为了武汉市顶流小学。而且在“属地管理”的背景下,原先的省教育厅、市教育局直属中小学都已划归各区管理,比如水果湖名号的省属学校已划归武昌区,常青片区市属小学初中已划归江汉区,武汉小学则归属于武昌区,外小又因为政策原因还是市属,可以说更是地位特殊了,沌口区只能再等等看以后还有没有机会了。
因为政策,外小的招生是这样的,全市范围招生,适龄儿童都可以报名,首先网上抽签,然后游园选拔。其中抽签从报名生源中随机抽6000,这一步赌运气,然后6000孩子游园选拔240。这个操作全市独此一家。
由于抽签没有门槛,外小又这么有名,每年的外小游园招生都会搞得热热闹闹。全市的适龄儿童家长们都会心痒痒,想试试抽签的运气,至于游园选拔上不上得了,那就是下一步的事情了,大不了可以报个班啥的专门训练训练。因此像之前的XDF、XES等大小机构还有专门针对游园选拔流程的学习资料和课程。网上还会各种爆料游园程序和面试题目等等。因为国家义务教育入学政策规定,不允许公开考察孩子学科知识水平,于是就有什么考孩子叠被子,折衣服这类自理能力的,有考孩子看书学习静坐是否交头接耳等自控能力的。
当初看到这种选拔程序,我第一反应就是这不是越大的孩子越有优势吗,不管是自理能力还是自控能力,孩子的成长发育都是有必然的规律的,再怎么把孩子当机器人一样训练,大孩子就是比小孩子有优势,尤其6岁左右孩子发育变化快,同一个孩子可能过几个月就会跟之前的表现有很大进步。
所以我猜想孩子大一点肯定更容易进外小。那有没有其他因素决定孩子进外小呢?以下是通过数据得出的结论。
1.同一学年的适龄入学儿童,最大的孩子入学几率是最小的孩子数倍。
为了验证最开始我猜想的大孩子比小孩子更容易进外小的结论,我首先咨询了身边几个孩子已经进入外小的朋友。他们告诉我在他们班级家长群里面,确实有人发现了这种情况,大家还在家长群里对这个情况进行了讨论。那这个差距有多大呢,我咨询了外小的老师,他简单给我画了个图。
入学几率与学生年龄相关
可以看出,随着孩子出生月份从当年8月份到上一年9月份推移,孩子年纪越大,入学几率显著增大。
外小每个年级实际学生人数在255到295人左右,以最近某年为例,280名学生中,9月份出生的学生有50人,次年8月出生学生有7人,也即该年入学几率,9月出生的大孩子是次年8月出生的小孩子7倍以上。
2.女孩子比男孩子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根据武汉市统计局公布的武汉市人口男女比例,基本上稳定在110:100左右(具体数据可以参考武汉统计年鉴2020「链接」)。武汉市2020年小学在校学生65万人左右,其中男生35万人左右,女生在30万人左右,男女学生比例接近117:100。
外小某年级280人,其中男生130人,女生150人,比例87:100左右。综合全市出生人口男女比例和外小在校生男女比例来计算,该年入学几率上,女孩是男孩的1.3倍左右。
以那一年为例,在280名学生中,当年9月份出生的女生29人,次年8月出生的男生2人,大龄女生为小龄男生14.5倍。
综合以上两条因素,可以得出如下结论,9月份出生的女孩子最容易进外小。
除了以上比较显著的两条,还有其他因素,比如家庭背景等,由于话题比较敏感,有机会的话我再跟大家聊一聊吧。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