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病毒连续交手

临沂市第四人民医院 / 范存来

第一天

2022年12月17日

今天是我结束方舱支援的第1天,也是我接到去医院发热门诊支援的第1天,当我收拾好物品准备踏上新的工作岗位时,孩子一句“爸爸,你不是要在家陪我几天吗,怎么还去上班?”让我心里升起无限愧疚感。我温柔地回答道:“现在,外边的病毒让很多人得了病,我要去帮助他们战胜病毒。”

来到新的岗位,熟悉工作流程后,我就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中。由于群众心里担心,都涌向发热门诊,其中有很多轻症患者,是可以居家观察,口服药物治疗,我要耐心向患者解释,打消患者的疑虑。刚刚把排队的患者看完,抬头一看,已经是夜里十点多了,后面的患者主要是来发热门诊查抗原,咨询如何应对整个病程中可能出现的症状。经过八九个小时持续工作,我的身体有些透支,在患者就诊间隙靠在椅子上休息一会。

第二天

2022年12月18日

当清晨的阳光照在大地上,我终于完成了班上的任务,和同事交完班后按说应该回家美美地睡上一觉,可是想到家里的孩子和老母亲,我又一阵阵犹豫和不安。在发热门诊和阳性患者接触,我的身上可能已经留下了病毒。回家会不会把病毒带给他们?顶着刺骨的寒风,我在小区门口转了一圈又一圈。

下午,我接到门诊部杨主任电话,医院阳性病房接收了大量患者,主任让我辛苦再上一个夜班。我真想倒头再睡,可是想到发热患者那焦虑又渴望的眼神,我就没有了睡意,为了保持夜间能有充沛的体力给患者服务,我起来简单收拾,吃饱饭便奔向忙碌的岗位。

第三天

2022年12月19日

早晨七点多,经过一夜工作,拖着疲惫的身躯打开微信工作群一看,一天的时间,又有十几位同事出现发热等症状,检查出阳性。

想想现在医院的同事病倒的越来越多,患者却大量增加,还能不能再抽出人来支援发热门诊?这时门口来人说是今天调来支援的同事,虽然我们是第一次见面,但是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久未谋面的亲人再次相逢。我热情地向对方介绍工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带她进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第四天

2022年12月20日

早晨6点急促的铃声将我从睡梦中唤醒,今天是我的白班,白天是发热门诊患者最多的时候,也是可能出现突发情况的时候。

我早早来到工作岗位,听到门诊分诊护士又一位病倒,医护人员大都轻症不下岗,能坚持就坚持,我换好衣服进入到紧张的工作中,突然听到一声呼喊,“大夫、大夫,你快救救我女儿”。我立刻冲出诊室,看见一位六七岁的小女孩,吐了一地,身体不停地颤抖。原来是持续高热引起的呕吐、寒颤。我立马接过孩子,把她放在平板车上,松了下她的衣服,让她保持呼吸通畅,这种情况需要紧急输液退热处理,随时可能出现惊厥。我立马协调科室,联系儿科医师参加救治,让患者转危为安。

第五天

2022年12月21日

今天是我的夜班,经过充足的休息后这几天的疲惫一扫而过,又回到了精力充沛状态。幸亏我平时注重身体锻炼,要不这几天我都不知道能不能坚持过来。下午接班后又一次进入到忙碌的一夜。希望今夜能够平稳度过……

第六天

2022年12月22日

今天早上太阳还是像往常一样如期而来,但是我的心情却非常沉重,今天来接班的医疗人员昨夜出现发热,我将情况上报后,等待医院调整人员。由于现在核酸结果还没有出来,赵医生的体温正常。

中午,赵医生出现发热、呕吐症状,没法坚持,医院一线医生能坚持的除了下夜班全部在岗。为了能让今天上夜班的邵大夫给患者最好的服务,我吃了午饭再次来到岗位。

第七天

2022年12月23日

今天是我发热门诊的夜班,去上班的路上,我接到电话,说这几天坚持上班的两位医生都出现了高热。我一起上着儿科夜班和发热门诊夜班,照顾好患者的同时给病房护士下医嘱,处理住院患者发热情况。

在照顾好最后一位患者后,一夜无眠的我看着窗外即将迎来黎明的黑夜,我想这场疫情终究是会被我们战胜,就像这黑暗的天空总是会迎来黎明的光亮。让我们共同努力走向健康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