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表的概念: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如月度、季度、半年度或年度)生产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既可能表现为盈利,也可能表现为亏损,因此,利润表也被称为损益表。

它全面揭示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实现的各种收入、发生的各种费用、成本或支出,以及企业实现的利润或发生的亏损情况。

计算公式: 收入—费用=利润

利润率的概念: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是同一剩余价值量不同的方法计算出来的另一种比率。

利润率指标既可考核企业利润计划的完成情况,又可比较各企业之间和不同时期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

计算公式:

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

销售利润率=利润÷销售×100%。

销售净利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好。

利润率多少才合理?

通常情况下,不同行业的利润率标准有所不同。

房地产企业利润率超过40%,高科技企业超过30%,零售业15%,制造业10%,建筑业2%,其他行业应大于10%是比较合理的。

净利润增长率的概念:

营业利润增长率又称销售利润增长率,其是企业本年营业利润增长额与上年营业利润总额的比率,它反映企业营业利润的增减变动情况。

计算公式:

营业利润增长率(销售利润增长率)=本年营业利润增长额/上年营业利润总额×100%

其中:本年营业利润增长额=本年营业利润总额-上年营业利润总额

营业利润率越高,说明企业百元商品销售额提供的营业利润越多,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反之,此比率越低,说明企业盈利能力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