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李直建)昨天,东莞理工学院的“朋友圈”再度扩容,分别与两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与7个镇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3所学校、1所医院签署共建协议,校地、校院、校企、校校紧密联手提升核心竞争力。

与此同时,东莞理工学院还正式启动“双高双千计划”,累计将派出不少于1000名高水平人才作为科技特派员,深入到1000家高新技术企业开展科技创新相关工作。

校企合作

学校“自带干粮”企业“配酒配菜”

东莞理工学院于昨日正式启动“双高双千计划”,该校将在东莞市科技局主导下,参与组织实施东莞市科技特派员相关工作。“双高双千计划”即在推行东莞市科技特派员制度行动周期内,累计派出不少于1000名高水平人才,作为科技特派员,深入到1000家高新技术企业开展科技创新相关工作。

今年,在巩固前期成效的基础上,东莞理工学院推进科技创新服务小分队深入发展,实行学校“自带干粮”与企业“配酒配菜”相结合,即项目获得立项时,除了学校提供经费支持外,企业要对照学校提供的经费以1:1比例提供配套经费。本次立项项目共计24个,累计资助金额520万元。

昨天,东莞理工学院与两家企业代表签订了东莞理工学院科技小分队产学研合作协议,建立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其中,东莞市星泽日用品有限公司委托东莞理工学院就“绿色催化与功能材料-强效多功能浴盐球的研发”项目进行专项技术服务,双方合作提升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以及企业的研发实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中储粮油脂工业东莞有限公司委托东莞理工学院研究开发“大豆油回色控制技术开发应用”项目,解决一级大豆油在储过程中回色较快的问题。

校镇合作 创新强镇注入本土高校力量

为盘活用好东莞各镇街资源,东莞理工学院昨日与常平、寮步、厚街、麻涌、中堂、塘厦、清溪7个镇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创新合作机制,扩展合作领域,建立互利共赢、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重点在人才培养、产业建设、社会建设等方面开展合作,共同推进“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建设。

常平是东莞首批公布的5个创新强镇之一,在东莞市科技局指导下,东莞理工学院将与常平镇联合共建“创新强镇”,以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为主导,着力构建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创新三大创新体系,全面提升全镇科技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城市综合实力。

据悉,东莞理工学院已与常平镇政府签订合作共建东莞理工学院(常平)智能制造与创意设计学院协议。双方将致力于打造完整的面向常平产业集群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和专业交叉融合的教学基地,打造继续教育、技能培训、科教宣传为一体的多功能培训基地,每年为常平乃至东莞市东部镇区提供一定数量的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

校校合作

“高校-中小学”架起沟通桥梁

昨天,东莞理工学院与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松山湖实验中学、松山湖中心小学、东华医院签署了共建协议。校校之间的合作包括图书馆、实验室、体育场馆和设施等教育资源的共享,师资交流学习,基础教育合作,共建教育实习基地等。东莞理工学院表示,此次校校之间的战略合作,为“高校-中小学”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对未来教学理念、教育模式和人才培养方面将是一次全新的探索。

校院合作主要涉及预防保健服务和健康教育、咨询及疾病控制工作、专项培训等方面。

社会捐赠助力

新型高水平大学建设

当前,东莞理工学院建设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得到了社会支持。

昨日,18家热心教育事业的企业、社会团体向学校捐赠,其中100万元及以上的大额捐赠有5笔,捐款主要用于设立奖学金、奖教金及专项基金等。截至目前,学校累计接受社会捐赠现金及实物6.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