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说:初一相差不大,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

很多孩子在小学,甚至是初一也都是“三好学生”,然而一到了初二成绩就不理想了!由此可见,初二是大多数孩子成绩下滑的高危期,有些孩子做了很多练习,考试成绩仍然不理想。随着年级的增长,孩子要学习的知识点,重难点也越来越多,两极分化也越来越明显!

早上刷朋友圈看到一位家长的抱怨,说孩子成绩下降得厉害,我就主动跟她发了消息,然后沟通了一阵子。她是一名小学教师,让孩子上了不少辅导班,成绩在班里属于中等生,上学期还好,这学期成绩下滑得厉害,明年下半年就要上初三了。文化课成绩不升反降,到了初三,除了作业繁重,还要加强体育训练,因为中考中的体育也占了分值,如此一来文化课更是没有时间了,再加上本来背诵方面都很吃力,家长也是提心吊胆的!

那么真正引起成绩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随着学科的增多,逻辑思维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孩子自主能力和学习习惯要求也更高,而很多孩子又没有吃苦耐劳的习惯,孩子慢慢会有了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会关注与同学的关系,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不同性格的孩子在这一时期出现的问题也会有多不同!

所以家长要注意,以上情况都是目前初二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初二是很多孩子成绩的分水岭,稍不注意成绩就降下去了,所以我建议要做好以下3个方面

一:改变学习方式

小学的“形象思维”显然不适合初中,而初中是以“抽象思维”为主,习惯性的死记硬背,而没有很好的去理解肯定是吃不透的。只有从本质上改变其学习方法,掌握高效的的学习方法,才是对孩子最有利的!

二:上课要紧跟老师思路。有问题及时解决,不能不懂装懂

在上课的时候,要集中注意力,吸收和消化老师每节课强调的学习重点

三:知识面要尽量宽阔

家长要注重孩子的知识积累,为孩子创造课外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环境和条件

对孩子崇拜歌星影星、痴迷上网、痴迷游戏、交坏朋友、谈恋爱、看黄色书刊影视等要密切关注。要尽可能地避免正处于初中阶段的孩子频繁接触这些东西,少受不良影响。最好在孩子上初一时就与孩子讲清道理,说透危害,“约法三章”。出现这些问题的苗头时,及早发现,早做工作。

初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学习中出现了问题,家长们应当注意,孩子只有掌握了正确高效的学习方法,成绩才会稳固上升!好的学习方法,对孩子们来说也是一生受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