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即将揭晓,已经陪跑15年的村上春树,再次登上赔率榜前十,对于今年获奖,外界依然不看好。

村上春树拿过各类文学奖,有名气、有销量,为什么偏偏不受诺贝尔文学奖待见。

村上春树

一种观点,认为村上春树的小说,属于青春疼痛文学,媚俗没有深度。

其处女作《且听风吟》,代表作《挪威的森林》写得都是少年情事、成长迷思。

的确,村上春树的小说,一大显著特点,是扑面而来的青春怀旧气息。但并不能因此否认其作品的深度及人文关怀,它作品探讨的主题与大部分严肃文学作品一样,也是爱与死。

比如《挪威森林》中,关于爱情与生死的思考,让这本百分百的言情小说,兼具思想性与文学性;《海边的卡夫卡》更是一场哲学冒险,意蕴深刻。他获得纯文学奖“卡夫卡奖”足以证明,其作品并非一般的通俗读物。

《挪威的森林》剧照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他的小说太过于畅销,诺奖看不起流行文化,与其高冷气质不符。但2016年,歌手、诗人鲍勃·迪伦获得了诺奖,可见这点猜测也并无根据。

关于村上春树为什么总是陪跑,日本文学专家黑古一夫专门做过一番研究,他分析村上春树的作品,也分析诺奖作家,他的看法是村上春树身为作家不够纯粹,作品与日本现实脱节。

他深受欧美小说影响,作品语言是西式的,带有翻译腔,西方人读他的小说毫无障碍,根本看不出是一个日本作家的作品。诺奖更偏爱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作家,更喜欢深刻宏大的现实主题。

黑古一夫

诺奖的确更看重一个作家的个性特色,不管是写作风格还是作品主题,民族的更具有稀缺性。

村上春树陪跑,已经成了一年一度的梗,甚至有人拿他现实中酷爱跑步进行调侃,但不能否认他是非常成功的作家。

他自律的写作习惯,造就了他的高产,更告诉所有有志于写作的后辈,不仅靠才华、天赋,更要有好身体,要几十年如一日笔耕不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