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微信又搞事情,悄悄在公众号后台编辑器“引用”功能上做文章。毋庸置疑,以后标“原创”要更加注意了。所以这个新的“引用”功能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要删除引用内容,需要点击引用的文本内容,再进行“清除引用格式”或者“修改引用来源”,无法通过退格键直接删除。
据微信官方消息,“标记为引用的内容,在声明原创时,不计入原创部分进入原创库。只要原创文字大于引用文字比例,该文章就可以标记原创。”如果原创文字比例小于引用比例,标明原创时则会出现“原创声明不成功”的提示。
2
新“引用”功能将守护原创?
继去年12月上线“洗稿合议投诉”功能之后,微信这次升级公众号后台编辑器的“引用”功能,出发点其实是相同的:保护原创、打击洗稿抄袭。
受到邀请的公众号主将加入“洗稿投诉合议小组”,不定期收到“洗稿”合议邀请,经合议若存在“洗稿”,相关账号会受到相应处罚。
耳东木木,公众号:微果酱重磅!微信上线新功能打击“洗稿”,大批公众号要完?
规范引用功能,对于引用者和被引用者而言都有一定好处:
1、对引用者而言:适当的引用能够让文章有依有据,看起来更加专业。而引用来源的规范,也能够让一些需要引用公开内容的原创文章,得到更好的保护,减少被质疑洗稿或抄袭的几率。
此前,公众号“呦呦鹿鸣”曾因在《甘柴劣火》一文中引用公开内容被财新网质疑洗稿,随后其再发文罗列文章所用到的信源。若是当初他们能够使用更新的“引用”功能,直接在文章中列明引用信源,争议或许就能小一些。
2、对被引用者而言:自己辛苦创作的内容,被他人引用时能够清楚注明出处,更能感受到引用者对自己劳动成果的尊重。
3
关于“引用”功能的几个思考
此次升级“引用”功能的初衷和设定都相当不错,但在体验过程中果酱妹也发现了几个需要思考的点:
1、这功能会否成为小部分人洗稿钻的漏洞?
根据微信此前的原创规则,大篇幅引用内容不可以标“原创”。而这次引用功能的规则是“只要原创文字大于引用文字比例,该文章就可以标记原创”,这一规则会否变成某些人洗稿时自辩的“保护伞”?
对此,果酱妹咨询了微信的工作人员,得到的回复是:“原创大于引用就可以标记原创,但这个不代表一定符合原创,如果原创部分被投诉还是抄袭的内容,核实之后也还是会按照滥用原创处罚的,这个跟之前的逻辑一样。”
2、使用这个功能的人会有多少?
当“引用”公众号文章时,引用来源是必填项,即必须复制引用文章链接,或者通过查找公众号选择引用文章,这个操作相比直接复制引用内容要复杂繁琐些,可能会影响用户使用的兴趣和频率。
另外,当引用的内容较多的时候,如果满篇都是引用符号和来源标注,不仅排版不够美观,同时也不方便标原创。
洗稿抄袭乱象自公众号诞生以来就一直存在,升级的“引用”功能是否能够抑制乱象,真正保护到原创者,这或许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观察。
显然,原创保护的路还长,但开始走了总比一直停在原地来得好。关于这次的功能更新,大家是怎么看的呢?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