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程凌润
6月23日,济南市城乡水务局官网发布《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污水处理厂工程(一期)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
该公示显示,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污水处理厂工程(一期)位于济南市槐荫区京台高速以西、小清河以北、南太平河以南,污水处理厂总占地约9.499公顷,其中一期占地面积4.62公顷。
该项目一期设计规模5万m3/d,采用全地下式结构形式。污水处理工艺采用预处理+AAO+二沉池+磁混凝沉淀池+滤布滤池+消毒工艺,污泥处理采用带式浓缩机+高压隔膜压滤机,出泥含水率≤65%。
处理出水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其中CODcr 执行《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提高部分排污企业水污染物排放执行标准的通知》(济政办字【2011】49 号)的要求 CODcr≤45 mg/L。NH3-N、总磷执行《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济南市小清河流域执行水污染物区域排放限值的通知》(济政办字【2017】30 号)的要求,NH3-N≤2(3.5)mg/L、总磷≤0.4mg/L。
此前媒体报道称,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污水处理厂参与工程(一期)BOT项目是省内首个全地埋式污水处理厂BOT公投工程。
该项目近期服务于医疗硅谷、生命科技创新产业区、生态康复颐养示范区三个组团,远期服务范围还包括健康智慧生活实践区以及玉符河两岸远期截流污水,预留远期5万m3/d的扩建用地。
根据《济南市“十四五”水务发展规划》,“十四五”期间,济南市将完成雪山、彩石、董家、唐王、巨野河、临空,西部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创新谷,南部大涧沟(二期)、陡沟,北部华山北、大桥、崔寨等13座污水厂站建设,新增处理能力40万立方米/日。到2025年,中心城区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80万立方米/日以上。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