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轨道交通出行,已成为不少南通市民绿色时尚的生活方式。记者从轨道公司了解到,10日至16日地铁1号线开通运营一周客运量达40.41万人次,13日客运峰值单日超过8万人次。开通一周以来,南通轨交针对不同乘客提供了预约“一对一”服务、爱心救助服务、“好通证”办理服务、便民百宝箱、女性关爱服务、风雨无忧服务等人性化、特色化服务。

预约一对一服务

地铁员工贴心照顾

地铁1号线开通首日,一声电话铃响打破了曙光站车控室的宁静。“您好,这里是曙光站车控室,请问您有什么需要帮助?”“你好,我眼睛看不见,不会坐地铁,想找人帮帮我。”“请问您住在哪边?大概什么时候前来坐地铁?”

经过一番耐心的询问,曙光站车控室明确了这名盲人乘客出发的时间、地点、身体状况,以及目的地车站,立即安排人员在预定时间、预定出入口等候帮助预约乘客进站、乘车,并联系目的地站点工作人员接站,全程协助乘客安全出行。

曙光站、振兴路站周边大型成熟社区较多,社区人口密集,老龄人口较多,在日常的乘客服务工作中,老年乘客是曙光站、振兴路站的重点关注群体,每天都有上百名老年乘客前来地铁站进行好通证办理业务。在办理现场,车站工作人员认真制作好通证,悉心维持现场秩序,并将一张张制作好的好通证套上卡套、系上挂绳,送到每一名乘客的手中。

疫情防控期间,核酸阴性证明以及绿码已经成了大家出行必备的一个重要身份证明。无论到何处,先扫一扫场所码接受检查已经成了大家的第一个动作,这对于年轻人来说就是动动手指头,而对于很多老年人来说却非常麻烦。对于老年、青少年这类没有智能手机或者不会操作的群体而言,场所码仿佛成了出行的一道鸿沟。南通轨道交通积极解决此类问题,为无智能手机的群体制作了专属二维码好通证,乘客只需要带上有效的身份证件,前往就近地铁站即可办理。

完善服务硬设施

通途一路有温度

在地铁客服中心的窗口处,一只便民百宝箱吸引了记者的注意。“百宝箱内许多免费的工具可以使用,针线包、老花镜、手机充电线……”茶庵殿站客服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地铁1号线28个车站的客服中心均配备了便民百宝箱,方便乘客不时之需。

15日,航运学院站值班站长张志远在巡视车站时,发现有名老年乘客在站厅徘徊,立马上前询问。得知老人着急出门将老花镜落在了家里,写有孩子住址、联系方式的小纸条也找不到了,他立即为老人拿来座椅,并通知客值将百宝箱带到现场,取出了百宝箱内的老花镜给老人使用。在他的安抚下,老人戴上老花镜,坐在椅子上耐心找了起来,最终在包的缝隙中找到了那张小纸条。小小便民百宝箱成了“应急箱”“暖心箱”,在细节上为乘客提供了便利。

记者了解到,南通轨道交通从乘客实际需求出发,在全线所有车站均设置了无障碍电梯,铺设无障碍坡道,方便特殊乘客通行。客服中心处均设有无障碍窗口,方便为使用轮椅的乘客提供服务。列车内,每节车厢均配备轮椅固定器,可将轮椅固定,避免因列车行驶造成轮椅滑动。车厢内还设有爱心座椅,为有需要的乘客(老、弱、病、残及携带婴幼儿者、孕妇等)提供便利。在1号线南通西站、和平桥站、友谊桥站、文峰站、世纪大道站、图书馆站、崇州大道站、静海大道站、大剧院站、航运学院站设立了母婴室,在母婴室内配备婴儿护理板、洗漱池、遮挡帘、软质沙发等服务设施,并专门为孕期女性准备了孕妈妈徽章。

南通轨道交通制定了“用心、贴心、诚心、爱心、暖心”的“五心服务”目标,轨道公司运营分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展晓义表示,运营期间,客服中心提供处理票务事宜、咨询、兑零等服务,乘客可直接前往问询。

文、图:南通报业全媒体记者 蒋娇娇 通讯员 李文倩 王子卓

来源:南通报业

编辑:王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