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下午,“日常成都:公私之间”成都城市论坛在成都方庭欢乐里书店开启。

作为首届三联人文城市奖系列活动之一,此次论坛邀请知名建筑设计师刘家琨、朱小地,方所创始人毛继红等齐聚,探讨关于成都的日常生活,以及公共空间的公与私。

成都近年来在各种维度的城市评比榜单上名列前茅,其独有的人文属性,让它在“千城一面”的城市中脱颖而出。在它现代大都市的外衣下有着丰富的内里,无论是茶座中的龙门阵、苍蝇小馆门前的火锅局,又或者是挑担叫卖“叮叮糖”的小贩,成都的街巷中总透着生活之趣与市井之味。

三联生活传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伟认为,成都能够保持很多日常生活的价值,能够在新与旧之间找到平衡,在工业化、信息化、互联网化的生活与传统的、家族的、个人情绪本真生活之间保持平衡感,“成都日常生活的气息非常浓厚,在中国所有的城市里因此而显得独树一帜。”

第一届三联人文城市奖以“重建联结”为主题,旨在通过奖项评选这样兼具专业性和传播性的方式,来推动一场关于中国城市社会价值和人文关怀的讨论。

2020年6月,三联人文城市奖组委会邀请到由28位城市、建筑及人文领域权威人士组成的提名团,10位建筑界权威专家组成的评审团,以及7位建筑及文化界权威专家组成的终审团,共同开启人文城市奖的评选。为保证奖项的公平公正,组委会聘请了普华永道作为指定独立计票机构。

据介绍,三联人文城市奖设置了五个子奖项,分别是公共空间奖、建筑设计奖、社区营造奖、生态贡献奖、城市创新奖。从2020年6月开始,历经提名、入围、初评、实地考察及终评,产生了每个子奖项的5个、共计26个入围项目。最终优胜奖,即将于2021年4月8日在成都举办的三联人文城市奖颁奖盛典上揭晓。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段祯 供图 主办方 编辑 李旻 校对 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