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2天写了点关于本次出访沙特的一些外交规格礼节内容,不过现在可能比较敏感,修改了6次也没发出去,在写的过程中突然注意到1个之前没特别关注过的信息—我国目前的外交等级,唯一处在最高等级“全天候战略协作伙伴”的就是巴基斯坦,也就是俗称的“巴铁”,今天就聊聊“巴铁”是怎样炼成的?整个文章分为上下两篇,咱们今天先聊聊上篇,巴基斯坦是如何产生的?
巴勒斯坦这块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古代四大文明之一的古印度文明就诞生于此,后来中亚的雅利安人杀过来了,直接就把古印度文明给掐灭了,然后雅利安人顺着巴基斯坦往东迁徙到了印度,在印度创建了种姓制度,当起了婆罗门。接下来的几千年里,巴基斯坦地区一直没有建立独立的国家,地位基本上和港片里面的酒吧一条街差不多,大佬火并,赢的人直接开始收保护费。据不完全统计,到公元1757年,巴基斯坦地区跟过“波斯帝国、希腊北马其顿王国、元朝、阿拉伯帝国、阿富汗加尼兹王朝、古尔王朝、德里苏丹王朝、莫卧儿王朝…….”等一众大佬,虽然从没当过大佬,不过就看历届老大的名单,也算是马仔中的VIP了。
1757年,巴基斯坦地区跟着印度一起成为了“欧陆搅屎棍”大英帝国的小弟—“英属印度”,彼时大英如日中天,日不落帝国从海盗起家,经过工业革命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老大,“英属印度”囊括了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缅甸”,整个南亚次大陆就是大英帝国的后花园。
不过虽然大家当时都是跟英国混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地区之间的关系就从来没好过,一是老大下面的小弟也得排个座次,有个大小之分,印度老觉得自己是老大,惹其他小弟嫌;二是信仰,前文说了,巴基斯坦地区曾经跟过阿拉伯帝国当小弟,也接受了伊斯兰教的信仰。直到莫卧儿帝国时期,当时的帝国上层信仰伊斯兰教,而在底层则利用印度教进行统治,毕竟印度教让人这辈子安心当牛做马,下辈子转世做富二代的教义实在太对统治阶层的胃口了。在这2个因素的影响下,印度和巴基斯坦算是结下梁子了。不过因为当时有大英在压着,他们两最多也就打打嘴仗,比如今天你喷我吃咖喱,明天我喷你带头巾……之类的,一直也没闹出什么大乱子来。直到二战以后,大英帝国混的越来越拉垮,再加上大英自古以来的搅屎棍属性在克什米尔问题上使阴招,他们两个就开始各种作妖了。
1947年,二战结束,世界格局是美苏占据绝对的实力优势,欧洲已经衰落,但是全球地缘利益分配还没跟上国家实力的变化,这种情况下,美苏开始在世界范围内肢解欧洲缔造的全球殖民体系,进行全球利益再分配。作为“大英帝国皇冠上的明珠”英属印度自然也不例外,其实早在1915年印度就已经开始在尝试独立,当时领头的就是印度人称之为圣雄的甘地。不过甘地争取独立的方式一般人想不到,他给这个方式取了个名字叫“非暴力不合作”,意思就是跟英国人嚷嚷着说“我要独立”,英国人要是不同意,他也不闹,就搁那一躺,不管怎么说就是不干活。这个行为放到现在互联网语境下,一般叫“摆烂”。
不过“摆烂”这招对大英基本没啥用,大英毕竟加勒比起家,三角贸易那会连黑叔叔都整治的服服帖帖,还没招治你们这帮南亚小monkey,4个字“不服就打”,于是就把印度独立这事硬生生给摁下去了。就这么过了30年,一直到1945年,英国打完二战,啥也没捞到不说,还欠了美国一大笔战争贷款,肉眼可见的衰退了,再加上美苏暗戳戳的挑唆印度独立,大英也知道自己留不住了,就顺水推舟的让印度慢慢独立了。
1946年,英国建议印度建立由英属印度各省和土邦组成的联邦国家,就有点类似今天的美国,不过中央政府只管外交、国防和交通,其余权力留给各省和各邦。印度当时的实际话事人-国大党同意了这个方案,不过当时穆斯林联盟坚持独立建国,主要还是怕成为一个国家以后,人口占多数的印度教清算他们,毕竟穆斯林历史上啥尿性大家也都知道,没事喊着安拉提着刀就过来了,跟嗑药似的,一直在闹腾,所以这个方案就黄了。不过印度国内还是在此起彼伏的闹革命。
然后大英历史上鼎鼎大名的“路易斯·蒙巴顿”伯爵来处理印度独立这事,这哥们堪称大英帝国纵横全球三百年历史上的一朵奇葩,他是维多利亚的重外孙,曾任“英属印度末任总督,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东南亚盟军总司令,英国海军元帅……”等一系列大英帝国的重要职位,在海军服役时曾经干过把指挥舰刷成粉色的脑残行为,因为他认为这样在阳光的照射下战舰就隐形了。并且他还是知名的双性恋、绿帽控,在酒池肉林里面high了一辈子。结果1979年和家里人去旅游的时候,被“爱尔兰共和军”给炸死了,死后还享受了和丘吉尔一个标准的国葬待遇,这辈子除了被炸死那5秒钟,其他算是妥妥的天选之子。
话说回来,蒙巴顿被派来处理这事,当时印度教和穆斯林吵的正凶,就差没抄家伙了。国大党坚持要统一独立,肉必须烂在锅里,哪怕这是块反骨肉。穆斯林坚决要分家,心里寻思着万一跟你一起独立了,以后不得可了劲的收拾自个,做梦。而且穆斯林信仰也比较一根筋,一言不合就跟你玩命,蒙巴顿一看穆斯林态度这么坚决,还是去说服国大党吧,于是跟甘地、尼赫鲁好说歹说,终于是同意了印巴分治的方案,这也就是大名鼎鼎的“蒙巴顿方案”。
双方达成“蒙巴顿方案”共识,具体怎么分又犯了难,一开始想让联合国来定国界,联合国很干脆地表示“这锅我们不背”,印巴又催着大英来定,蒙巴顿为了保证公平,不让印巴就这个问题来骂自己,直接从大英本土拉了个从没来过印度的大英律师来定国界,他认为这样就可以不偏不倚,这脑回路你们自己感受下。于是一脸懵逼的英国律师雷德克里夫就这样被拉到印度,然后直接给了他一张民族成分表,一张地图,让他自己看着画,并顺便告诉了他这玩意决定了10来亿人的未来命运,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从后来的地图来看,律师先生还是比较负责的,好歹弯弯曲曲的画了不少,对比非洲有些国家的国界,就是一条直线,估计就是拿尺子比划下就定下来了。
地图画出来以后,蒙巴顿瞅了一眼就直接塞到保险箱里面了,并且要求他走了以后才能看,因为这玩意就跟分家似的,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分少了。不出意外,印巴双方等英军撤离后打开保险柜,对着大英、蒙巴顿就是一顿臭骂,骂完以后接着按照地图来分家了,财产啥的也就不说了,分家以后最大的一个问题是人怎么办。
原来虽然说信仰不同,但好歹都是一个国家“英属印度”,印度教为主的地盘上也有不少穆斯林聚集地,穆斯林那边也有很多印度教的人讨生活。这么一分家,一些穆斯林聚集地直接就被划到印度了,一些印度教的人隶属于巴基斯坦,再加上历史矛盾、独立分家矛盾,还有就是印度教、穆斯林的教义也比较容易催生极端民族主义,很快秩序彻底失控,一场大屠杀就这样上演了,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死亡的人口在100万以上,是全球历史上著名的大屠杀事件。
不仅如此,英国人在“印巴分治”这件事情的处理上,秉承着全球300年头号搅屎棍的原则,还是留了个大坑留待后来人,这就是克什米尔地区归属问题。克什米尔这个地方底层民众是穆斯林为主,上层则是印度教掌控,如果按蒙巴顿方案以宗教信仰为标准来划分,这里77%的居民是穆斯林,理应划归巴基斯坦。但克什米尔的上层统治者信仰印度教,他们宣布克什米尔加入印度。也是根据蒙巴顿方案,土邦享有独立地位,他们可以自由选择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就这样印巴双方都宣称对克什米尔地区享有主权,直到现在克什米尔地区归属仍然是巴以之间的火药桶,隔个十几年就炸一下。
但是不管怎么着,穆斯林独立建国还是实现了,对比库尔德人,已经算是梦想成真。接下来,新生的巴基斯坦将在经历过一系列国际社会的风吹雨打以后,才会明白谁才是他真正的老大哥。
上篇写到这里就结束了,感谢您的点赞、转发、关注,这是对我创作的最大支持。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