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个值得铭记的年份。
为什么这么想念老师、想念同学?
为什么这么盼望校园,盼望课堂?
暂停之后再出发,
我们发现:世界那么大,幸好遇见你。

名校力量,地域精神。
钟山脚下,玄武湖旁,明城墙边,秦淮河畔,教育之光在南京发展的脉搏中闪耀。
让更多的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一批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名校成为南京深化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的重要力量。

我们深入采访中发现,它们有的在岁月中深耕,成为家长信任的资深名校;有的注入名校资源,成为被寄予厚望的新兴学校。
它们在时间长河上隽永向前,彰显南京教育生机勃勃的“名校力量”,带给孩子们的不仅仅是高质量的学业水平,更是受用终身的人性、人格、人品教育,给学生以尊严和个性、智慧和惊喜、快乐和幸福。
今天,一起走进南京市后标营小学。
南京市后标营小学位于美丽的月牙湖畔,创建于1997年,校园占地面积8362平方米,建筑面积5628平方米,绿草盈盈,曲径通幽,文化清新雅致。学校毗邻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等众多军事国防科研单位,学区内高科技资源丰富,现有18个班级,是一所江苏省实验小学。

Favorite School
2016年9月,后标营小学成为游府西街小学联盟学校,三年多来,在游小总校的引领下,校际间合作、共商,形成了“七统一模式”:管理统一要求,教研统一备课,调研统一实施,活动统一策划,评价统一标准,课程统一设置,教师统一安排。名师来校指导,青年教师通过“雏燕培育站”得以提升,学校的素质教育再上新的台阶。




建校20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微笑”的教育理念,秉承“每天进步一点点”的学校精神,教师们努力践行“厚德厚生,博学博能”,带领学生们“乐学乐行,创美创新”。学校积极营造和谐温情的“微笑”校园文化,办有温度的教育,全力建设“书香校园、科技校园、智慧校园、康雅校园、园林式校园、特色文化学校”,提升办学品质。
A beautiful life



校长的话
2020春,席卷全球的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偌大的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经济全球化让“地球村”越来越小,社会信息化让世界越来越平。在这样的社会发展背景下,我们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中国灵魂、世界胸怀和责任担当,才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中国智慧,贡献中国力量,同世界各国合作共赢。

后标营小学校长 杨毅静
AI时代,现代信息技术智能化的迅猛发展,让人不禁思考:未来的建设者需要怎样的能力?我们认为,培养学生爱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是未来人与机器人的区别所在。




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本着“发展每一位教师,成就每一个学生”的办学愿景,秉承“每天进步一点点”的学校精神,积极打造充满爱的“微笑”校园文化。用“儿童微笑宣言”凝练核心育人目标与教育价值理念,引领每一位师生“微笑”着面对自我,面对学习,面对人生。用《彰显情感文明的关键性课堂经历的研究》为抓手,倡导Share(分享)Meaningful(有意义)Individuality(个别化)Life(生命与实践)Enjoy(乐享与情感)的“微笑课堂”。鼓励学生动手动脑积极参与各项科技、创客、机器人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利用互联网+跨境课堂,与国外友好学校的师生共同上课,创建运用英语的平台,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与水平,为学生打开看世界的窗口。
校园生活




我们期望,亦坚信后小的学生一定会具备“明德坚毅、自信康雅、乐学创新”的独特素养。
校园故事
微笑场域
记者带您“游”后小
后标营小学注重校园文化的熏陶,是市级“园林式校园”,构建了多个儿童微笑场域。这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在学校有个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



学校门口的“标营印象”“烽火古迹”,展示了学校的地域文化、军旅特色、通讯元素,彰显后标营小学特有的文化底蕴。一进校门,有一条取自“金陵折扇”的创意形式装饰的“城韵大道”,上面31个明代城门各配一首南京地方诗词图文,典雅古朴。大道左边的“笑融泉”,寓意后小“微笑”办学理念。右边的“春华秋实园”,广种四季果木,鸟语花香,园间“百果亭”秀而精巧,“杏花湾”绿竹摇曳,硕果累累,寓意后小教育桃李满天下。再向前是“微笑广场”,爱与微笑充盈于校园。




城韵大道南端为学生摄影组图《我眼中的最南京》,引领师生们爱南京,爱家乡,爱祖国。“幽径探秘”是教学楼后的一条小路,经过的“丝路健行”紧邻着学校运动场,“一带一路”的氛围引领着学生们增广见闻,拓宽视野。小路尽头的“绿茵年华”,运动场地与休息驿站的实用功能相得益彰。主席台一侧的“筑梦苑”,是学生进步与精进彰显的平台,是理想与目标起飞的地方。U字型的教学楼楼顶还有一个“微笑农场”,让学生们在生活中学习,在田野中学习,在这儿体验日生日展的生长,懂得粒粒辛苦的人生哲理。

微笑课堂
小女生烘培课“偷吃”好温馨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全面贯彻国家课程的基础上,结合我校的办学特色,利用地方课程、学校校本课程、选修课程等课时,开设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特色课程。”后标营小学教导主任龚英彬说,该校课程文化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同时根据学校特色、教师素养、学生需求,在每一课程实施中,增加校本内容,让课程落地更有力量。





据龚主任介绍,后标营小学实施“微笑教育”,设置了校本课程。“微笑”的英文是“SMILE”,正好可以诠释学校的课程框架。“S”对应“sport”,代表该校的健康运动课程,学校在体育课中安排了轮滑、乒乓球、网球和游泳等校本内容;“M”对应“music”,代表该校的艺术美雅课程,包含美术和音乐内容,学校成立了合唱团、管乐团、舞蹈队、陶笛社,在市区艺术比赛中均荣获佳绩;“I”对应“invention”,代表科技创新课程,三模、创客、机器人、电脑绘画等内容都深受学生喜爱;“L”对应“life”,代表生命生活课程,学校利用道法、综劳、心理健康、队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E”对应“emotion”,代表情感交流,老师们通过语文、英语、跨境课堂、个别化教育等平台让学生乐享交流,得体表达,情感交融。

围绕学校“十三五”课题《彰显情感文明的关键性课堂经历的研究》,后标营小学立足微笑课堂,让学生争当小助教、小先生、小辩手等,并将孩子们在课堂上、活动中的精彩瞬间与优秀表现,结集成了后小的《微笑小明星》。教师们根据课堂实施经历和经验撰写了《我的微笑课堂故事》系列,同学们也根据课堂体会写出了一篇篇《我眼中的微笑课堂》。例如六(1)班的王毓萱同学在一堂“烘焙课”后写到:做蛋糕时,看到五颜六色的材料,大家都偷吃了点。但做好后,谁都舍不得吃了,想把自己做的蛋糕带回家给爸爸妈妈们品尝。于是,美味的烘焙课成果,被大家小心翼翼地打包带回家,成为跟家人分享劳动成果和学习的快乐的美好回忆。
活动育人
后小娃个个是“士兵”
后标营小学坚持以德树人,在丰富活动中育人,学校结合传统节日、校园社团、少先队主题教育活动及校园“微笑文化节”、新年音乐会、科技文化周、小小书香家庭、校园模型创客大赛、红领巾创未来少科院、博物馆小讲解员、诗行南京等特色活动,加强体验式教育,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提升学生的文化和科学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后小毗邻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军事国防科研单位,不少学生的父母亦是军人,学校亦是“南京市国防教育特色学校”。结合周边军事院校优质资源,学校坚持开展系列活动。每周三是【小小士兵日】,全校学生身穿统一迷彩服,学习军事操,像小小解放军那样锻炼体魄,坚毅品质,从小立下保家卫国的志向!每学期学校都会举行【军事文化周】,解放军教官走进校园,军事知识介绍,军事体能训练,全体同学的身体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而且孩子们的性格更加开朗阳光,自信坚毅!



每一学期,学校都会邀请军事科学专家来校,走进学生当中通过“家长课堂”的形式,向学生介绍祖国军事科技的发展。也会组织学生“小兵进军营”,参观军校校史馆,模拟操作机器人工作室,训练电子射击打靶,在军校操场练习翻越军事障碍物等。来自三年级的王子杰、席梓涵同学纷纷说:“我们长大了也要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拿起钢枪保卫祖国!!”同时在今年抗疫期间,四年级的王籽安妈妈作为军区总医院的一名医务工作者,积极参与到抗疫一线斗争。类似的先进活动与事迹,学校及时进行了宣传展示,展现了积极向上的校园正能量!疫情假期中,陆军工程大学的大学生兵哥哥、兵姐姐们通过网络给后小的学生开了系列“德育云课堂”直播课:雷锋的故事、疫情下的红色中国、地球严重“脱发”怎么办,、强健体魄的密码等,受到小学生们的追捧,《直播南京》《南京教育发布》等媒体均做了报道。

军地双方的互动,厚实了后小学子的家国情怀,在学生纯净的心灵中埋下坚毅、勇敢、爱国、爱党、爱军的种子,有力的促进了后小学生的全面成长,推动了学校的发展与提升!
特色课程
“大航海”与“创客”同行
2017年9月,后标营小学开设了与“陆上丝绸之路”相关的“一带一路”创客课程和基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大航海“智”造课程。师生们共同参与大航海“智”造——基于航海模型的STEM创新研究,在制作航海模型时,充分体会到“创意设计”的主题意义。而“一带一路”创客课程是集人文、历史、地理、科技、数学、美术、现代信息技术等知识为一体,展示和开发出每个学生的潜在创新思维和制作能力,彰显课程创新特色。




“本系列课程以南京标营门为起点,以一带一路途径的若干个城市为主线,一路向西,重走西域之路。每节课我们会学习该城市的地理位置、历史发展状况、名人典故等知识点,帮助孩子深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一带一路”战略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该校科技教师吴雷说,“一带一路”STEAM创客课堂集人文、历史、地理、科技、数学、美术、现代信息技术等知识为一体,学生通过计算机编程和动手组装,完成“一带一路”的创客沙盘,开发了思维,锻炼了动手能力,受益匪浅。


五(3)班的周凡畅同学通过“一带一路”STEAM系列课程的学习,将学到的本领应用到各项科技创新竞赛中。如自己按图组装调试的航母模型、竞速车模比赛、自己设计制作的3D明城墙保护设计模型、奏乐机器人组装调试、紫金山外观和主要景点模型,再到自己运用视频编辑软件制作的“五小”科技创新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潜移默化地提高了他的科学素养、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同时也促进了他的数学、美术、音乐、信息等学习。

“飞跃紫金山,品阅博爱城”活动
周同学还领衔一个创客小团队,在科技辅导员吴雷老师的指导下,他们拓展思维,大胆想象,发明创造出符合科学原理、有创新特色的作品。在秦淮区“思维间·创客大赛”活动中,他们用创新的思维和设计,努力让南京明城墙闪耀新的光芒;在南京市“飞跃紫金山 品阅博爱城”活动中,他们尝试通过模型制作,展现自己对紫金山园林景观、旅游路线的设计思路,得到专家的肯定与夸赞。

后标营小学的科技底蕴与“一带一路”创客课程,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了他们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让他感受到了实践、创新和挑战自我的乐趣,也为学校赢得了多项荣誉。近年来多名学生在南京市“五小”科技比赛、江苏省“我爱海疆”海模赛、江苏省美境大赛等各类科技比赛中获奖。其中四(3)班的沈羽煕同学的小发明“儿童阅读光线检测器”,在第15届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课题答辩活动中,获得“中国少年科学院预备小院士”称号。还有20多名学生荣获“中英STEAM国际创新大赛”大奖,其中六(2)班的刘旭桐同学作为获奖代表远赴英国参加答辩与展示,用英语向世界各地的创客选手们展示中国小学生的科技素养与创新能力。
跨境课堂
英语小达人带老外“云”游南京
杨毅静校长是南京市英语学科优秀青年教师,也是为数极少的英语学科的小学校长。她利用自身优势,狠抓学校英语特色。为家长省了不少给孩子上英语课外辅导班的培训费。

近年来,后标营小学的英语团队始终坚持“话题中教学,情境中使用”的教学理念,每周一篇“英语绘本阅读”,拓宽学生的语言输入与词汇量;每月一次互联网+跨境课堂,创建活用英语的平台;每学期一次的与国外友好学校学生英文通信,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与水平。


“孩子们居家防疫学习期间,我们利用线上课堂的优势,继续坚持开展‘跨境课堂’,与英国、澳大利亚、芬兰等国家的学校建立了友好学校关系,每月都会有外教老师授课。”有16年教学资历的后标营小学英语教师许婷说,英语“跨境课堂”采取全程英语交流方式。每节跨境课前让学生根据话题查找资料积累词汇;课堂上以话题为主线,在情境中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防疫学习期间,该校与澳大利亚Patterson Lakes Primary School 和Haileybury Primary School联系开展了多次“跨境课堂”,每次一个话题,比如“离开冠状病毒”、“走遍澳大利亚”、“美丽的南京”、“视频博客”等。同学们和外教老师云上互动,了解“新冠病毒”知识和传染途径,学习日常防护措施以及疫情下的生活;孩子们从地理、人文、动物、植物、教育等方面了解澳洲,或给澳洲师生介绍家乡南京,介绍我们学校的防疫举措等。课堂上,澳洲老师们不时点赞孩子们流利的口语和优秀的语言素养。尤其感谢孩子们充当导游,带他“云”游南京城。





许婷老师说,为了介绍美丽的家乡南京,孩子们图文并茂地将南京风景、美食、历史文化展现出来。在课堂上分享时,曾经来南京游玩过的澳方格兰博士听得津津有味,依然面露向往,邀请六(1)班英语小达人李格菲为他做导游,介绍名胜古迹。当说到南京长江大桥时,格兰博士问李格菲是否知道在长江边上有一个寺庙,李格菲立刻答道“静海寺”。格兰博士很是开心,眉飞色舞地回忆说,在寺庙的旁边有一条小路,路边有很多美丽的花朵,顺着路一直走可以到一个“美丽的大花园”。李格菲马上告诉他那是“阅江楼”,自己和家人经常去那里登高望远。

2016年底,后标营小学先后成为中国基础英语素质教育实验基地、南京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实践教学基地。每学期都会有外教走进课堂,寒暑假组织师生赴国外友好学校交流访问,也多次接待芬兰、澳洲友好学校师生的来访学习。
后标营小学用“跨境课堂”串起“一带一路”的微笑,宣传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在相互交流与分享教育教学成功案例的同时,提升了学校办学品质,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扩大了学生的国际视野。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孙文 李灿伦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