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就是应运而生的。学校始创于1958年,前身是成都冶金学院,后于1978年迁至重庆,1984年更名为重庆有色金属学校。随着时代的变迁,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成为了一所专注于职业技能培训的高等院校,在地方经济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专业设置
目前,学校设有11个二级学院和10个技能型教学部,涵盖了数学、物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科学与工程、汽车服务工程、航空服务类、教育类等大约100多个本科和专业技术方向。学校秉承“理、工、管、教”齐头并进的办学思路,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提供了重要保障。
办学特色
学校以培养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为己任,秉承“技能为王”的办学理念,教育教学实行“以工为主,注重实践、注重人文素质”培养模式,重视实践教学、职业素养、创新精神、团队合作等方面的培养。同时,学校还积极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与英国、新加坡、德国、美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务实合作,通过国际教育与交流,加强学术交流、人才交流和文化交流,在人才培养方面不断地追求卓越。
师资力量
学校严格按照“一流师资配套一流学科,一流学科培育一流人才”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提升师资队伍素质。目前,学校拥有约1200名专兼职教师,其中高级职称教师155人,硕士、博士学位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0%以上。学校还聘请了一批企业界实战精英担任副高级职称教师、特聘教授、兼职教师、企业导师等职位,营造出了浓郁的教育创新和实践创新氛围。
校园生活
为了给学生们提供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学校建设了一流的教学设施和校园设施,配备了大型体育馆、图书馆、计算机中心、电子信息实验楼等。校内设有多种青春文化活动和社团,如学生会、社团联合会、志愿者协会、文艺团体和科技创新团队等,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和爱好。
未来展望
作为一所以职业教育为主的高等院校,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将继续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推进内涵发展,着力提高办学质量,培育更多更优秀的技能人才,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1958年,是经教育部批准的本科二级学院,是重庆市人民政府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共建的普通本专科高校,是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综合实力百强以及“新工科”建设高校。
学科设置
学院设置有28个本专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等多个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涵盖了21个专业学位层次。重庆市“特色示范专业”有4个,涵盖了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数字媒体技术等领域。
师资力量
学院拥有优秀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436人,其中具有博士研究生及以上学位的有81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位的有222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有114人。学院还特聘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等5人担任学院顾问。
教学设施
学院占地面积约330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5亿元。学院拥有各类教室、实验室283个,其中有省级精品实验室2个,市级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级双创基地1个。
办学特色
学院注重专业特色建设,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密切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推动专业教学质量与实践能力培养水平的提高。学校视学生创新创业为重要任务,开设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中心,设有创业培训班、孵化基地等平台。
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院积极拓展国际合作,与德国、英国等多所院校签署了学术交流协议,建立了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外籍教师和学生数量大幅增加,已成为国际化办学的重要窗口。
总之,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是聚焦航天重点领域,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围绕重庆经济社会发展,为培养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努力、培养、改革和创新的高等职业院校。
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介绍
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以"培养高素质、适应航天领域岗位要求的技能型、技术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全日制本科高等职业院校。
学校位于重庆市北部新区红岩峡谷中段,紧邻重庆大学城和退役军人事务部重庆市委员会。校园环境优美,交通便利。
学校实力
学校现有20个教学单位,开设60余个专业,涵盖工、管、文、艺、医、教等多个领域。学校占地面积达3300余亩,建筑面积近90万平方米,图书馆藏量近100万册,实验设备总值超过5亿元。学校拥有高水平教师一支,在职教师近1500人,其中教授150人,副教授350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50人。
教育教学管理
学校秉承"聚精焕发、追求卓越"的校训,坚持"以学生为本,质量立校;以开放创新,奋发有为"的办学思想,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不断创新教学管理模式,实现教育教学方式多元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强化学科建设与学科群建设,形成了一支特色鲜明的学科队伍。学校开设了重点建设专业7个,职业教育教学重点学科15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重庆市特色工程6个。多个学科在本科层次实现了精品课程和专业建设。
学生生活
学校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建立了多样化的体育、文化、艺术、社团活动和志愿者服务等课外活动,满足学生主动参与、自我锻炼、展现自我才华、提升综合素质的需求。
学校设有舞蹈、合唱、器乐等多个艺术团队,常年参与重庆市大型文艺活动。同时还设立了丰富多彩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如"学雷锋月"志愿服务月、"慰问西部"暑期支教、"爱在心桥"助残服务等。
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校积极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多所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合作与交流,打造国内外特色合作办学模式。学校已与日本东京家政学院、韩国湖南女子大学等19所国际知名高校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并多次派教师及学生赴国外学习、访问和交流。
此外,学校积极向国家推进航天事业高水平人才培养计划要求,与航天科工集团、中国航展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重庆市国际航空城开发有限公司等单位开展教育教学、科研合作。未来,学校将继续稳步发展,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方面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